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幸福在家門口“提檔升級”

——拉薩市城關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掠影

2025年05月08日09:52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近年來,我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持續推進。2024年,我區實施118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城鎮居民4.8萬戶、19.2萬人。今年,拉薩市城關區立足實際,在全面摸清老舊小區底數的基礎上,按照“輕重緩急”統籌安排了10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預計總投資8.92億元,惠及城鎮居民1.36萬戶、4.3萬人,將切實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居民全力支持

  “我們小區原來是石板路,遇到下雨天,就會出現道路積水的情況。今年小區要改造,265戶居民全部支持。”尼威安居苑小區居民羅布說。位於拉薩市城關區藍天路的尼威安居苑小區於2005年建成,小區內道路為石板路,這些年來,被車輛壓得坑坑窪窪。下水道因為是雨污合流,經常堵塞,小區居民反映的問題比較多。

  次珍老人一直住在尼威安居苑小區,聽說小區內的石板路要改造成瀝青路面,她特別開心。她說:“原來小區道路坑坑窪窪,經常堵車,出門特別不方便。遇到下雨天,小區內道路積水。門前的下水道經常堵塞,社區工作人員需要經常找人疏通下水道。”

  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尼威安居苑小區內道路已經全面開挖完畢,施工人員正在鋪設給排水管網。除了現場施工人員外,當巴社區的幾位網格工作人員也在現場。

  “小區改造升級的資金是政府出大頭,小區居民每戶自籌3000元,共同推動項目開展。”羅布說,聽說小區要改造升級,小區內265戶居民都非常支持,積極配合施工單位施工,並全部繳納了改造費用。

  西藏聖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接了拉薩市城關區轄區內多個老舊小區配套設施改造項目(一期二標段),該工程項目指揮部項目負責人次旦多吉表示,他們主要負責尼威安居苑、金珠花苑、第七安居苑等11個老舊小區的改造,施工期限均為3個月,施工內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給排水管網改造、太陽能路燈照明工程、綠化補栽、大門改造翻新、車輛識別系統、健身器材、監控等附屬設施,預計6月中旬全部完工。

  小區舊貌換新顏

  位於奪底街道桑伊社區的第七安居苑小區,今年被列入拉薩市城關區老舊小區改造范圍內。小區內全部巷道為石板路,存在車輛亂停亂放,巷道無路燈等問題。

  來到第七安居苑小區,記者看到施工方正在施工,小區內的多條巷道已經完成溝槽開挖工程,正在鋪設新的給排水管道。桑伊社區網格員米瑪次仁介紹,第七安居苑小區屬於老舊小區,存在路不平、路燈不亮、排水不暢通等問題。等該小區改造升級完成后,這些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他說:“相信,小區改造結束后,居民的生活環境會得到改善,生活品質將進一步提升。”

  奪底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土登洛桑表示,今年3月初,奪底街道組織召開了9個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項目的開工部署會。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對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生活質量、促進社區和諧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還可以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陝西九升土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總監文建友告訴記者:“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要求,目前,在保障施工方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搶抓施工工期,力爭盡早全面完成地下隱蔽工程,留足時間做好地上設施的建設工作。”

  67個老舊小區改造開工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面臨著設施老化、環境臟亂差、居民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拉薩市城關區住房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其祥介紹,這些小區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當時的建設標准和規劃理念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城市的需求,尤其是目前計劃實施的老舊小區普遍存在基礎設施薄弱、管網老化嚴重、安全隱患突出等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對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老舊小區改造是對這些小區進行綜合整治和升級改造的一項重要工作。不僅涉及建筑、環境、設施等多個方面,還關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目前,拉薩市城關區已有67個老舊小區改造開工,惠及城鎮居民8270戶、2.6萬人,總投資5.52億元。結合小區實際現狀擬定不同方案,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有所差異,主要包括路面硬化、給排水改造、強弱電管網改造、路燈安裝、綠化提升、部分小區增設充電樁及其他附屬工程等。

  施工過程中,施工方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李其祥表示,90%以上的老舊小區缺乏完整的原地下管網圖紙,施工過程中頻繁遭遇“未知管線”﹔老舊小區道路寬度多為 3至4米甚至更窄,大型吊車、混凝土罐車難以進入,材料運輸依賴人工或小型機械﹔老舊小區人口密度、居住率高,在開展鑽孔、破碎等作業時產生的噪音直接影響居民生活,居民投訴量增加,導致有效施工時間進一步縮短。

  然而,老舊小區改造后,居民居住條件將得到有效改善。LED 路燈、太陽能微光路燈、物聯網系統、保溫隔熱建材等應用,使居民能耗成本下降﹔改造后的管網漏損率將從改造前的20%降至5%以下,強弱電管線入地后,將有效解決小區“蜘蛛網”問題,極大改善居民生活空間,進一步優化公共空間、綠化空間等,居民生活品質、生活環境將進一步提升。

  “老舊小區改造升級,不僅可以提升小區的整體形象和品質,而且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李其祥說,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和居民生活質量提升的重要工作,也是實現節能減排和環保、改善社區治理的重要途徑。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是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舉措,其核心目標在於解決基礎設施老化、安全隱患突出、居住環境與高原特殊需求不匹配等問題。(張雪芳)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