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優化服務管理 提升居住品質

——探索拉薩塔瑪社區群眾的“幸福密碼”

2025年04月24日10:42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塔瑪社區“鄰裡驛站”。

 轄區居民正在向“鄰裡驛站”工作人員咨詢問題。

  物業服務部保潔團隊在清掃小區道路。 記者 阿旺尼瑪 攝

  “我們小區環境越來越好了,散步時心情特別好。”“雖然是老小區,但是管理規范了,住得很安心!”……說起小區的變化,家住拉薩市城關區熱嘎曲果路塔瑪二期小區的居民們都贊不絕口。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居民對日常生活品質的需求不斷提升,對物業服務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業服務管理質量直接影響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來,拉薩市城關區塔瑪街道塔瑪村委會因地制宜在塔瑪二期小區成立了物業服務部,探索小區服務管理“新路子”,實現了從“無人管”到“精細管”的蛻變,讓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

  “老破舊”蛻變成“幸福家園”

  走進塔瑪二期小區,映入眼帘的是生機盎然的綠植、整齊劃一的停車位、潔淨的小區環境和平整的路面。智能道閘系統識別著進出車輛,路面上標線清晰醒目,垃圾桶沒有異味,孩子們在草地上嬉戲打鬧,老人們在散步聊天……小區裡處處洋溢著溫馨和諧的氣息。塔瑪村委會在小區內成立的物業服務部,負責為居民營造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

  記者了解到,塔瑪二期是一個安置小區,分為老區和新區,其中老區於2008年建成投用,新區於2019年建成投用,共有住戶480余戶。由於建設時間早,物業管理成本高、難度大,小區一直處於物業管理的“真空”狀態,多年來一直由村委會協調和居民自治管理,這也導致了環境衛生臟亂差、基礎設施老化、安全隱患突出等情況,居民的生活舒適度和滿意度較低。

  記者在小區內走訪后發現,如今的小區已經煥然一新:堆積多年的雜物被清理一空、原先破損的牆面裝修如新、雜草叢生的綠化帶也被修剪得整整齊齊﹔停車泊位劃分合理,電動車、私家車有序停放。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老破舊”逐漸蛻變成了“幸福家園”。“我在這個小區生活20多年了,以前小區管理混亂,出了問題也得不到解決,真的特別糟心。現在村委會成立了物業服務部,有專人打掃衛生、維護綠化、修理公共設施,遇到問題也有人及時跟進解決,小區環境好了,我們住著也舒心。”居民卓女士說。

  因地制宜成立物業服務部

  去年3月,拉薩市文明辦接到群眾反映稱,塔瑪二期小區存在無物業管理、衛生環境臟亂差、基礎設施老化等現象,影響了小區居民的正常生活。問題曝光后,塔瑪村委會立即行動,在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機制下,決定在塔瑪二期小區因地制宜率先成立物業服務部,安排村“兩委”班子成員兼任物業服務部經理,著手解決小區存在的各類問題,為居民提供專業化、規范化的物業服務。

  拉薩塔瑪工貿有限公司物業服務部經理、塔瑪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達瓦次仁介紹,為做好各項籌備工作,村委會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走訪調研,聽取居民的意見和建議,並結合小區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物業服務方案,經過一段時間的准備,今年1月1日,塔瑪二期小區物業服務部正式投入運營。“對於塔瑪二期小區存在的問題,我們之前想過很多辦法去解決,也幫助小區協調處理過很多事情,但效果始終不太理想,居民希望改變的呼聲越來越高。”達瓦次仁說,“這次,我們村委會經過多次討論和研究,決定依托工貿公司成立物業服務部,一開始就明確‘服務高於營利’的發展目標,希望通過引入專業化的物業管理,讓小區環境得到徹底改善,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營造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

  著力解決群眾關切問題

  物業服務部成立后,塔瑪村委會從軟硬件入手,多措並舉解決小區治理難題。

  針對居民反映強烈的安全隱患問題,物業服務部第一時間更換了小區道閘和門禁系統,並在各處增設監控攝像頭,24小時不間斷、無死角守護小區安全。同時,積極對接專業安保公司,招募6名保安人員負責日常巡邏和夜間值守,確保小區環境安全和諧有序。

  針對小區環境衛生差、設施設備老化等問題,物業服務部招募了保潔團隊,定時清掃小區道路、綠化帶及公共區域,及時清理垃圾﹔定期對綠化帶進行修剪和維護﹔同時,還對整個小區的下水道進行全面疏通,對多處基礎設施進行維修和更換,極大地改善了小區的居住環境,讓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此外,物業服務部還積極吸納10多名小區內的困難居民和未就業人員,為他們提供“家門口”的就業崗位。2023年8月,剛剛大學畢業的旦增旺堆加入了物業服務部,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我從小就生活在塔瑪二期,對小區有很深的感情。在這裡工作收入穩定,還能為小區作貢獻,我覺得挺好的。”旦增旺堆說。

  達瓦次仁介紹,雖然物業服務部不以營利為目的,制定的物業費標准也低於周邊其他小區,但這麼多年來,塔瑪二期小區沒有物業管理,業主已經形成了不繳納物業費的習慣,對於收取物業費一事普遍存在抵觸情緒。“為化解這一矛盾,我們多次召開業主大會,向居民解釋物業服務的必要性和物業費使用的透明性,而且大家看到小區環境的確有很多明顯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支持我們的工作。目前,我們小區物業費收繳率在70%左右,收取的物業費都用於小區環境的改造,每一筆費用都會進行公示,確保使用的透明性。”達瓦次仁說。

  探索共治共享新模式

  住宅小區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單元”﹔物業管理服務,是居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關鍵小事”。近年來,在拉薩市積極推進基層治理工作的背景下,塔瑪村緊密圍繞“五區建設”及“五五工作法”的戰略部署,以小區為治理單元,深入排查並著力解決轄區內的各類“疑難雜症”,積極探索基層治理的新路徑。達瓦次仁介紹,塔瑪村轄區內共有三江家園、陽光都市、塔瑪二期、陽吉華苑、琅賽十區等小區,村委會通過走訪了解,根據每個小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採取推進成立業委會、組建物業服務部等不同措施創新基層治理方式,各小區管理品質得到改善,小區環境和居民滿意度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塔瑪村還緊扣黨建引領這一“紅色引擎”,錨定“社區就在你身邊”的目標,攥緊“十個在身邊”的具體抓手,盤活“網格+物業”聯動力量,推動多元共治、服務融合,在轄區成立“鄰裡驛站”,將村委會服務精准“嵌入”小區,延伸至居民群眾家門口,提供精准化精細化服務。“雖然傳統村委會服務覆蓋范圍較為廣泛,但在精細程度上還存在一定局限,所以通過設立‘鄰裡驛站’,精准洞察居民群眾需求,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辦理一些簡單的事務,享受便捷的村委會服務。”達瓦次仁告訴記者。

  下一步,塔瑪村委會還將打造社區食堂、綜合活動中心等配套設施,通過村委會“兜底”服務的方式,以居民需求為核心,以基層自治力量撬動治理難題的解決,持續探索推廣黨建引領社區共治共享的新模式,切實提升廣大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婁夢琳)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