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專為高原研制的新型炊具走進群眾家中——
高原小炊具 民生大文章(視線)

![]() |
依靠旋鈕可以調節烹煮類型的高原壓力鍋。 |
在高原地區,高壓鍋算得上必備炊具,但以往按平原地區標准生產的高壓鍋等炊具在高原地區使用存在諸多問題。2022年,一場以高壓鍋為重點的“炊具改造”行動在西藏開始。如今,高原地區的多功能炊具品類愈加豐富,為改善當地生產生活條件、提升西藏群眾的幸福感作出貢獻。
——編 者
隨著淡綠色壓力鍋響起“嗚嗚”聲,一鍋熱氣騰騰的面已經煮好——拿起鍋,旋轉開關,短短一會兒,面條已經被盛到家人吃飯的碗裡。這個再正常不過的場景,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巴青縣,卻稱得上來之不易。“在那曲,平時水燒開的最高溫度也隻有80多攝氏度。飯菜不容易煮熟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高原群眾。”巴青縣江綿鄉坡榮塘村黨支部書記其德說。
在西藏,高壓鍋是烹調食物的必需品。由於西藏海拔高、氣壓低、沸點低,即使爐火再旺,水溫也僅在80多攝氏度,所以一口適用於高原的高壓鍋是群眾必備的烹飪器具。曾經僅適用於平原地區標准的高壓鍋一上高原就會“水土不服”,升溫、沸騰、排氣的時間都會變長。因為高原本身氣壓較低,按照平原氣壓設計的高壓鍋需要更多時間達到內外壓力平衡。很多高原群眾會用冷水噴淋的方式給高壓鍋快速降溫,更有不少人因為操作不當,導致鍋內食物噴射出來,既容易造成燙傷,又會浪費食物。
2022年起,一系列專門為高原研制的新型炊具上市,逐漸走進高原群眾的家中。“看著周圍人在用這個高原炊具,我們也想瞅瞅是否好用。”一名拉薩市民正在高原炊具直營店選購。“新產品不但方便、安全,還節能,此前已有不少顧客前來詢問。”店員介紹。
高原炊具還趕上了2024年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的熱潮。在那曲市申扎縣群發廣場,申扎縣發展改革和經信商務局正在宣講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新推出的高原炊具成為現場熱銷品,半天時間,24名當地群眾通過“以舊換新”的方式下單訂購。
2024年,西藏制定高原多功能系列烹飪炊具以舊換新實施細則,落實自治區此前制定的《支持高原地區多功能系列烹飪炊具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暫行)》,推動高原輕工業進一步發展。據統計,高原炊具2024年累計銷售額超1億元。
為研發高原炊具,中國五金制品協會、中國日用五金技術開發中心共同成立了技術攻關團隊。一開始,團隊的研發人員也是一頭霧水。針對高原群眾的炊具使用難題,研發人員逐個攻破,不斷調整技術細節,力爭讓群眾使用高原炊具的過程順暢便利。
高原電熱水壺如今已能實現與平原地區使用電熱水壺“無差別”的體驗,這背后是技術的攻關。“所有控制元件都集中在一個小小的蓋子上,這對材料要求很高。在試驗過程中,怎樣縮短泄壓時間成了技術難題。如何保証泄壓元件發揮作用,又讓水壺堅固耐用,我們想了很多辦法。”西藏尚廚炊具科技有限公司質控技術部主任向梓懿介紹。“經過反復嘗試,調整水壺蓋的材料成為提高生產效益和優化產品作用的最優解。我們將耐高溫的泄壓塑料件換成了鋁制品,將泄壓時間控制在40秒以內,成功優化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用時3個月,經過20余次技術研討和研究改進,一系列貼合高原生活實際的高原炊具相繼出爐,高原多功能炊具、高原蒸箱、高原燒水壺等7大類30余種產品面世,“快速排氣”“排氣防溢”“透明可視”等多項技術創新得以實現,18項技術專利申請獲批。
高原炊具從研發、落地到逐步普及的背后,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的“保駕護航”。西藏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廳積極對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等部門和組織,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制定高原炊具的團體標准,填補了適用高原地區的多功能炊具標准空白﹔同西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廳等部門商定高原炊具的研發方向、推進方案和保障措施。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支持和指導下,西藏採取“政府補貼一部分、農牧民和城鎮居民自費一部分、企業讓利一部分”的方式,對購買高原炊具給予補貼。
如今,越來越多具有西藏特色的高原炊具正在不斷迭代升級。2024年,向梓懿參與研發了一款全新的全自動酥油茶機。“在推出了一些高原炊具之后,我們繼續開展調研,發現群眾對酥油茶機的呼聲很高。”“研發和推廣適合高原地區的多功能炊具,是西藏自治區政府推動的一項民生工程。聚焦提升高原群眾生活獲得感、幸福感,我們將不斷發展高原特色輕工業,推出更多以高原炊具為代表的特色產品。”西藏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郭翔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9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