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同心同行托舉就業夢

——西藏就業援藏工作掠影

2025年04月01日11:03 |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小字號

  1994年,對口支援西藏工作的大幕正式拉開。30年來,對口援藏各省市和單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攻堅克難、團結奮進,一棒接著一棒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援藏各項工作,極大地促進了西藏各項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近年來,各省市和單位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對口支援西藏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需求,扎實推進就業援藏工作。通過精准對接、政策扶持、技能培訓、崗位開發等舉措,為西藏各族群眾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有效促進了西藏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增收致富,為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打通就業“最后一公裡”

  清晨,陽光洒進山南市智慧人力資源市場招聘大廳,幾十個青年正圍在電子顯示屏前,仔細瀏覽著最新的招聘信息。屏幕上滾動著各類招聘崗位,有電商運營、會計出納、物流配送等,招聘需求一一列舉,可快速篩選適宜的就業崗位。

  眾多求職者懷抱簡歷,穿梭於心儀的招聘展位之間,咨詢就業信息,與招聘人員面對面洽談、簽約,現場人氣火爆。“之前找工作隻能靠熟人介紹,現在有了這個平台,求職機會變多了,心裡也踏實了不少。”求職者卓嘎說。

  為了實現“走出去”的夢想,畢業於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次仁卓嘎早早來到招聘現場投遞簡歷,並與湖南省某人才公司初步達成就業意向。“我是山南市桑日縣人,從小就知道,湖南省岳陽市對口支援我們桑日,所以我很向往岳陽這座城市。”次仁卓嘎說。

  除線下招聘,還有許多崗位可以通過線上平台接觸、篩選,求職者的選擇面更廣了。據了解,湖南省人社廳利用湘就業服務平台專門開設了山南籍高校畢業生線上招聘專區,為山南籍高校畢業生提供24小時不間斷就業服務。同時,每月舉辦一場面向山南籍高校畢業生的專場網絡招聘會,不斷推動就業援藏工作常態化、信息化發展,打破時空限制,惠及越來越多的山南人民。

  次仁卓嘎的經歷,是就業援藏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西藏各級政府與對口援藏省市合作,搭建了多個就業服務平台,這些平台不僅為求職者提供豐富的求職信息,更為企業與求職者之間搭建了橋梁。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援助單位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1800余場次,提供崗位9.3萬余個,推動1.1萬余名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到區外就業。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

  2024年,在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上,來自昌都市技工學校的學生四郎次仁獲得學生組優勝獎。比賽設置了砌筑、農機修理、電工、美發等11個比賽項目,四郎次仁憑借精湛的美發手藝刷新了昌都選手參加美發比賽的最好成績,也是自治區選手在這一評比項目上的最好成績。

  盡管比賽現場高手如雲,但17歲的四郎次仁有條不紊地做好每一個技術要領,順利完成比賽。“能獲得這個獎項我很高興,感謝天津援藏工作隊協調天津美發專家對我進行系統培訓和悉心指導,幫助我豐富技巧、開拓思路,收獲真的太大了。”四郎次仁說。

  技能培訓是就業援藏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天津市緊緊圍繞昌都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重大項目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昌都市技能人才的就業競爭力。2024年5月,昌都市高校畢業生赴天津定向式就業創業技能提升培訓班開班。開班儀式上,學生代表四郎曲西說:“我們會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爭取在天津找到心儀的工作並站穩腳跟。”據了解,此次培訓成功促成21人留津就業,昌都籍高校畢業生“才下高原”品牌成功在天津打響,津昌兩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邁出堅實步伐。

  就業援藏,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一項發展工程。多年來,西藏各級政府加強與援藏省市和單位的溝通交流,共同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能培訓,從餐飲、電工、焊工到電商運營、旅游服務,培訓內容等涵蓋多個領域,使更多群眾掌握一技之長,通過“訂單定向”“校校聯合”“產教融合”等培養模式,不斷提升技能培訓質量,穩步提高就業率。

  從“打工者”到“創業者”

  在拉薩市八廓街的一條小巷子裡,一間門口挂滿藏式手工藝品的小鋪子吸引著游客駐足選購。店主卓嘎熱情招呼,一邊介紹商品,一邊熟練地打包結算。進到店內,裡面擺滿了精美的唐卡、藏毯和手串等手工藝品。

  “我這個店開了一年多,生意一直都挺好的。”卓嘎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是她創業成功的喜悅。“大學畢業后,考公壓力比較大,加上連續幾年的考試失利,一度讓我陷入迷茫。‘什麼才是我想要的?’當時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裡。”卓嘎說。

  機緣巧合下,卓嘎參加了當時由援藏省市組織開展的創業指導培訓活動。之后,她決定創業,並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申請到創業補貼和貸款。“我以前是一名普通打工人,現在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店,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卓嘎笑著說。

  跟卓嘎有著相似經歷的土旦平措,畢業后一直在家待業,后來,收到村裡的通知,他加入了南京援藏工作隊舉辦的“格桑花開·墨竹工卡大學生就業創業特訓營”,自此開啟了人生的一段新旅程。

  “當時在南京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封閉式訓練,以及3個月的企業見習。回來后,我就和同一批的學員頓珠次仁共同創立西藏墨竹格桑花開大學生創業管理有限公司,現在,公司運營已經步入正軌。”土旦平措說。

  在南京援藏的支持下,墨竹工卡縣持續鞏固拓展特訓營活動,創新開展墨竹“格桑花開人才+”計劃以及“格桑花開”成長營、成長學院等系列活動,深入挖掘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潛力,不斷拓寬就業渠道。

  據了解,西藏已建成各類雙創載體138家,2017年以來,各類“雙創”載體累計孵化企業數達4313家,各類“雙創”載體累計吸納就業3.85萬人。

  續寫民族情,共譜新華章。穩定的就業讓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桑鄧旺姆)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