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手藝釀出新生活
——記“強欽青稞酒”非遺傳承人洛桑多吉

洛桑多吉從冰櫃中取出自釀的“強欽青稞酒”。
洛桑多吉在自家工坊內品嘗自釀的“強欽青稞酒”。
“我們的青稞酒賣得特別快。”山南市瓊結縣拉玉鄉強吉村“強欽青稞酒”非遺傳承人洛桑多吉笑呵呵地說,過年不提前訂就買不到,拉薩、澤當等地的80戶經銷商已經訂了1400袋5斤裝的青稞酒。
平時,拉薩、山南、日喀則、林芝等地經銷商自己開車上門進貨。洛桑多吉家的非遺就業工坊通過幾乎純手工方式生產的青稞酒供不應求。
為何洛桑多吉家的青稞酒如此火爆?答案在於過硬的產品品質。強吉村盛產青稞,品質優良。“強欽青稞酒”選料考究,工藝精湛,選用顆粒飽滿富有光澤的青稞洗淨后,放入地鍋中溫火煮熟,晾去水分,加酒曲均勻攪拌,放入陶壇密封,充分發酵釀成。用強吉村所產青稞釀出的青稞酒聞之馨香四溢,品之絲滑甘甜、清香爽口、回味綿長,深受大眾喜愛。
好產品離不開洛桑多吉多年來對研發的高度重視,對品質的極致追求。起初他跟著妻子嘎多學習青稞酒的釀制技術,后來苦心研發一年,終於改進了青稞酒的口味。為了保証傳統手藝生產的產品品質,他們不過分追求延長保質期。此外,工坊生產的產品包裝有27元/3斤裝、45元/5斤裝、90元/10斤裝3種袋裝方式。
“喝青稞酒不會脹肚子,雖然青稞酒隻有七八度,但是后勁大。過節、過林卡大家都喜歡喝青稞酒。”拉薩市民邊巴對“強欽青稞酒”大加贊賞。
關於“強欽青稞酒”的起源與發展、文化底蘊,也有一段歷史佳話。“強欽青稞酒”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相傳,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用這裡盛產的青稞和清涼的溪水,使用復式發酵酒法,釀制出了甘甜的青稞酒,並教會了當地婦女釀酒之法,村民釀酒的習俗跟技藝便自此一直流傳至今。為了紀念文成公主,后世將此地命名為“強吉”。
如今,強吉村大部分的村民都釀得一手好酒。洛桑多吉家的非遺就業工坊一年吸納當地6名剩余勞動力前來務工,幫忙煮青稞、釀酒。“他們的工資按小時算,每人每年平均能增加收入2.4萬元。”洛桑多吉介紹說,工坊年營利能達到50萬元左右。
2016年,“強欽”商標注冊成功。2020年,傳統“強欽青稞酒”釀制技藝被納入山南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4年被納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洛桑多吉被評為“強欽青稞酒”非遺傳承人。
“‘強欽’在藏語裡的本意是青稞酒之家,強吉村是全區公認的青稞酒故鄉。”洛桑多吉滿臉自豪地說。
走進洛桑多吉的工坊,一眼望去,看上去古老的、大大小小的陶壇、酒壺等制作工具、盛酒器皿擺滿了貨架。“生產好一批青稞酒需要3天,一批大概有58—60壇青稞酒。”洛桑多吉指著一個大陶壇說道,然后又指向了一個酒壺,“這是很久以前的東西了,以前村民放牧的時候,給酒壺系上繩子,邊放牧邊喝青稞酒。”
“強欽青稞酒”不僅口感好,而且還有保健功效。“適量飲用可以調節低血壓患者血壓、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質量、緩解疲勞。”洛桑多吉說。
在歷屆瓊結·強欽青稞酒文化節期間,強吉村擠滿了人,在舞台不遠處,擺滿了保存完好的青稞酒制作工具和新鮮釀造的青稞酒,擠滿了迫不及待想要品嘗青稞酒的客人。空氣中彌漫著青稞美酒的芳香,他們眼神熱切,端著一碗碗青稞酒,在熱情的祝酒歌后,干上一碗青稞酒,慢慢地回味香醇。熱情好客的瓊結人,穿梭在客人之間,倒酒、唱歌,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和客人們同醉。 (王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