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民聲 護民權 解民難
——西藏檢察機關“央宗熱線”彰顯新時代檢察擔當

近日,記者走進自治區人民檢察院12309民族團結進步“央宗熱線”檢察服務中心看到,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處理各項工作。
前不久,自治區人民檢察院12309民族團結進步“央宗熱線”入選第十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集體。“這一榮譽不僅是對西藏檢察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對‘央宗熱線’在弘揚雷鋒精神、服務群眾方面所做努力的認可。”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第十檢察部主任達娃噸珠說。
2023年4月,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立足西藏區情民意,將12309檢察服務熱線全面升級改造為更具西藏特色的西藏檢察機關12309民族團結進步“央宗熱線”,突破群眾反映訴求受時間和服務事項單一等限制,著力以“1+3+N”工作模式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立體式檢察服務,努力打造成“民族團結進步的熱線、優質高效辦事的通道、接受群眾監督的橋梁”,以高質效檢察履職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對我們來說,來訪群眾是‘考官’,反映訴求是‘考題’,群眾滿意是‘答案’。”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第十檢察部三級調研員達央宗說,“央宗熱線”是西藏檢察機關“踐行人民至上、做實檢察為民無止境”的實踐創新,是傾聽群眾呼聲、為民辦實事解難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的重要途徑。
如今,“央宗熱線”由9名檢察官、檢察官助理、書記員組成,實現了“全時接聽、統一派單、精准答復”,24小時值班值守,全天候受理群眾訴求,高效反饋辦理結果或進展,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努力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檢察院”。
亞東縣邊某等三人到林某承接的某建筑工地工作,僅口頭協議約定日工資。當三人依時依約完成任務,向林某討要6.5萬元工資時,發現林某不斷找各種理由延后付款,遲遲拖欠勞動報酬。邊某等三人手裡沒有書面憑証,一籌莫展之際,她們從村干部處得知,亞東縣人民檢察院在村裡設立了12309檢察服務點,遂向服務點求助。承辦檢察官向邊某等三人了解情況,並積極採取措施,使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最后邊某等三人全部收到拖欠薪酬。
一位林芝市波密縣老人來電,稱“其弟弟為殘疾老人,自2019年被趕出家門后靠親戚接濟生活,身體殘疾,無收入來源,欲分家析產,但相關部門多次協調均未果,故致電12309尋求法律幫助”。檢察官第一時間將案件線索依管轄轉至波密縣人民檢察院,通過依法履行職責,實地調查跟蹤回訪,最終雙方達成諒解,這場糾紛也得到了實質性化解。
年逾八旬的格桑老人來到自治區人民檢察院12309民族團結進步“央宗熱線”檢察服務中心,提及因在60多年前曾被判刑,內心深處始終有一個“心結”未曾解開,在對該刑事申訴案件進行深入研判后,第十檢察部辦案團隊不辭勞苦,尋找到當時的卷宗,細致梳理案情,並多次逐字逐句向老人進行結案答復與釋法說理,最終贏得了老人“沒有疑問了”的認可。
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持續做實人民群眾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的檢察為民,是12309“央宗熱線”不斷努力的目標。
為著力提升熱線服務質效,西藏檢察機關統一招錄法律專業話務員,制定熱線工作指引手冊,多層次開展實操培訓,熟悉接訪流程、辦件流程、系統操作,提升規范化處理、專業化答復水平。2023年以來,“央宗熱線”已累計處理群眾訴求2217件,滿意度達96%以上,被確定為全國檢察機關12309檢察服務熱線升級試點樣板。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在全區383個邊境村建立12309檢察服務點,從各邊境村村“兩委”、老黨員老代表中聘任814名“央宗熱線”服務員,協助宣傳檢察便民措施,收集案件線索,共同化解矛盾糾紛,累計向邊境群眾開展普法宣傳800余場次,法律咨詢400余人次,化解矛盾糾紛400余件次。
“此次‘央宗熱線’入選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集體,是榮譽,更是鞭策。”達娃噸珠表示,下一步,西藏檢察機關將以此為契機,以“三個善於”引領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著力踐行司法為民、司法便民宗旨,持續升級服務質效,以“如我在訴”的理念和態度,推動群眾訴求件件有回復,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切實為群眾解決問題、為社會增進和諧,更好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努力為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趙文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