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西藏人權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引發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熱烈反響
新時代西藏人權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3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新時代西藏人權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在我區各族各界人士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白皮書用翔實的數據展示了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規劃實施了中央政府支持西藏的一大批重點建設項目,制定了惠及西藏各族人民的一系列特殊優惠政策,開啟了西藏人權事業全面發展新篇章。大家表示,隻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從西藏實際出發,以生存權、發展權為首要的基本人權,以安全守護人權,依法保障人權,西藏人權事業才能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白皮書指出,生存是享有一切人權的基礎,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障西藏人民的生存權、實現西藏人民的發展權作為第一要務,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著力解決西藏各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洒在林周縣江熱夏鄉拉頂村文化廣場上,村民跳起歡快的鍋庄,孩子們背著書包跑向嶄新的村幼兒園……如今,拉頂村路寬了、房新了、人心暖了。
拉頂村第一書記楊坤認為,白皮書完整呈現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西藏人權事業取得的長足發展和全方位進步,系統總結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成功實踐、基本經驗,生動展現“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的西藏篇章。
白皮書指出,西藏堅持以發展促人權,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通過發展全面提升經濟社會權利保障水平,西藏人民的適當生活水准權、受教育權、工作權、健康權、社會保障權得到更充分保障。
根據全國工商聯“百企連百村”助邊行動要求,2023年6月,米林市雪嘎等4個村與珠海市新東升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分別簽訂了村企共建協議。目前,大批車厘子樹苗茁壯成長,預計2026年8月將迎來豐收期,每棵果樹能產出標准優質車厘子20—30斤,按照市場價將帶動每戶群眾每年增收2萬余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大力實施產業發展、易地搬遷、生態補償、教育發展、社會保障兜底等脫貧措施,截至2019年底,累計實現62.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此后,黨和政府繼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米林市派鎮雪嘎村黨支部書記格桑尼瑪表示,“今后,我們將繼續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提升各族群眾的幸福指數。”
白皮書指出,西藏老年人權利保障成效顯著。養老服務制度體系不斷完善、養老服務形式豐富多樣、適老化建設持續推進。
近年來,拉薩市城關區奪底街道桑伊社區為轄區32名獨居老人和孤寡老人分別“配對”兩名社工,探索“社區食堂+送餐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定期開展入戶問候、主題活動,結對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物質幫助,結對家庭醫生提供身心保健服務,為老人安裝“智能管家”,讓獨居老人和孤寡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優化老年人群體權利保障,持續排查轄區內50歲以上符合服務標准的老人,繼續做好獨居老人生活生產安全保障工作,更好地解決老年人的實際困難,為轄區老年人提供高質量服務。”桑伊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白皮書指出,生態補償制度增加了農牧民的收入,有力提高了保護生態的積極性,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改善。
“白皮書記錄了客觀事實,西藏始終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統籌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2004年以來,西藏先后建立實施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重要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等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自治區社科院當代西藏研究所副所長連成國說,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類生態保護補償資金快速增加,連續多年為群眾提供生態保護崗位,讓一批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農牧民群眾在守護綠水青山中實現穩定增收。(王超 劉楓 劉琳琳 丹增朗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