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奮斗鑄輝煌 砥礪前行譜新篇
——寫在西藏百萬農奴解放66周年之際

春日漸暖,羅布林卡的鮮花次第盛開,吸引不少游人賞玩。手牽孩子,指認不同品類花朵的拉巴卓瑪,就是其中之一。
“瞧,這是桃花、這是海棠,這裡開的是迎春花!”拉巴卓瑪教得仔細,小家伙學得也開心。“從小就聽父母長輩們說舊社會的黑暗殘酷,他們祈求的僅僅只是一碗糌粑﹔現如今,我們擁有的則是一片花海!”
拉巴卓瑪抬手指向拉薩南山,“祖國萬歲”四個大字在陽光下鮮艷奪目。“我們知道所有的恩惠都是從哪裡來的,隻有共產黨最可親、隻有祖國大家庭最溫暖!”她說,“逛完羅布林卡后,還要帶孩子去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館看看,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是怎麼一路走過來的,把愛黨愛國的種子從小種在他們的心田裡。”
隻有經歷過寒冬的人,才知道春天的溫暖。西藏人民永遠銘記來時的路,始終牢記66年前,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徹底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砸碎了奴役西藏人民千年的沉重枷鎖﹔始終牢記66年來,沐浴著祖國大家庭的溫暖,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昂首闊步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夢雖遙,追則能達﹔願雖艱,持則可圓。雪域高原兒女始終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任何艱難險阻都難不倒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實現,西藏的明天也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破繭重生:黑暗與光明的經歷者
初春的年楚河畔,綠意已點綴枝頭。年近80歲的達娃片多老人坐在藏式沙發上,愜意地品著酥油茶。
隻有穿越過長夜的人,才懂得黎明的珍貴。
“在我8歲時,父親因為要完成農奴主交代的任務被河水沖走,從此杳無音訊。”達娃片多從此接替他父親的工作,在江孜縣車仁庄園當“差巴”,放牧、割草……“繁重的差役、鞭打、飢餓是我童年最深的記憶。”老人的語氣很是沉重。
“都說農奴的孩子,一出生就是農奴。我曾經以為我的一生也將跟父輩們一樣,苟延殘喘地度過。”老人說,“但是,1959年,西藏百萬農奴解放了,世代匍匐在農奴主腳下的人們站起來了。”
西藏民主改革后,達娃片多一家分到了土地和牲畜,達娃片多的命運也發生了改變。他先后參與多項公路的修筑工作,並在1972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88年,老人作為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還到北京參加了全國兩會。
如今,達娃片多的6個兒女都已經成家立業。2010年,在自治區安居工程好政策扶持下,老人新修了一棟2層的藏式民居,每天養養花、晒晒太陽、喝喝茶,安享晚年。
和達娃片多老人一樣遭遇的不在少數。舊西藏佔總人口95%以上的農奴和奴隸一無所有,隻能依附農奴主,無條件服從命令和要求,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民主改革一聲春雷,無數“達娃片多”站了起來,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西藏民主改革,廢除了政教合一封建農奴制度,廣大農奴和奴隸徹底改變了昔日“會說話工具”的地位,第一次獲得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成為新西藏的主人。
出席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301名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代表佔80%以上,藏族代表中絕大多數是翻身農奴和奴隸。西藏各族人民從此享有了平等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和自主管理本地區事務的權利,擁抱光明幸福的新生活。
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事實雄辯地証明:隻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才能救西藏,隻有永遠堅定不移地跟黨走,西藏各族人民才能過上安寧幸福的生活,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感恩奮進:美麗幸福西藏建設者
隻有埋頭向前趕路的人,才能把遠方拉進現實的刻度。
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其中,全線養護難度最大、病害最多、自然環境最差的是平均海拔4700米的安多路段,這裡也是高錢勝工作的地方。
2011年大學畢業的高錢勝考入了中鐵十二局,來到青藏鐵路工作,這一干就是十幾年。
“高原養護,沒有一勞永逸,隻能久久為功。這個地方雖然大家都說氣候條件差,但是我們想著,越是艱苦越是差的地方,越要有人堅守。”鐵路上有一句話叫“冬防斷夏防脹”,在青藏高原,凍土問題尤為突出。高錢勝研究沿線季節環境,把74公裡的凍土線路分到工區、責任到人,帶領團隊觀測全天候線路的實際變化數值,再進行有針對性的養護作業。
幾年下來,通過對大量一手數據的分析,高錢勝提出土護道、熱棒、片石護坡和干砌路肩等一系列防護補強措施,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檢修思路,成功地解決了凍土路基變化導致的一系列難題,有效保障了青藏鐵路行車安全,用辛勤勞動為“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寫下時代注腳。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高錢勝就是無數雪域高原奮斗者的一個縮影。
66年風雨兼程,一個顛扑不破的真理植根於西藏各族人民心中: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西藏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西藏繁榮富裕的康庄大道。
西藏各族人民把對黨的無限感恩之情深深銘刻在心底,化作團結奮斗的不竭動力,推動西藏各項事業不斷邁上新台階。
西藏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在全國率先建立15年公費教育政策體系和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基本建成涵蓋公路、鐵路、航空、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今天的西藏,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向好、經濟建設全面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民族和睦宗教和順、文化事業繁榮進步、生態安全屏障日益堅實、依法治藏全面推進,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擁抱明天:逐夢新征程的奮斗者
回首66載輝煌過去,一個堅定的信念烙印在西藏各族兒女心中:黨的堅強領導、親切關懷,是我們一路前行的最大底氣﹔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鼎力相助,是我們一路前行的最大助力。
黨中央對西藏工作一直高度重視,始終深切關懷西藏各族人民。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西藏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主持召開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親臨西藏視察指導,多次對西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確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當前,西藏同全國人民一道,踏上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征程。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西藏各族兒女將在自治區黨委堅強領導下,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用智慧和汗水書寫新的篇章。
“德賽大院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多年來,大家和諧相處,不管誰遇到困難,大家都會伸出援手。”貢桑朗杰所居住的拉薩市城關區吉崩崗社區德賽大院是一座民族團結大院,裡面居住著藏、漢、回等多個民族居民。陽光下,這座四層藏式四合院護欄上精美的吉祥八寶圖案光亮動人,見証著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動人場景。
“感謝重慶援藏工作隊打造了康巴花都景區,讓我們有機會參與旅游產業的發展,實現增收致富的夢想。”在類烏齊縣康巴花都國家4A級旅游景區,牧民其美擁忠依托重慶市援藏工作隊助力打造的特色旅游景區,開了一家餐飲店,自己創業增收。
在瑪旁雍錯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黑頸鶴翩翩起舞,藏野驢肆意奔騰。“我的工作就是保護瑪旁雍錯免受污染,同時也要保護周邊野生動植物不受破壞和干擾。”濕地管理員次仁旺姆是普蘭縣霍爾鄉人,每天和同事們走在巡湖的路上,檢查是否有垃圾,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家鄉美麗生態。
在隆子縣玉麥鄉玉麥村,“重走桑杰曲巴巡邊路”活動持續開展。“村裡條件越來越好,守邊固邊隊伍越來越壯大,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守護好祖國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村民巴桑次仁表示。
……
在雪域高原,遍地盛開的格桑花,經得起風雪,耐得住嚴寒。無數高原兒女就像格桑花一樣扎根雪域邊陲,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血脈、浸入靈魂,用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火熱實踐,逐夢新時代、奮進新征程。
星光不負趕路人,雪域長歌啟新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心、勇毅前行,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西藏篇章努力奮斗!(唐啟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