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農家糌粑”闖進高端市場

——隆子黑青稞的產業振興之路

2025年03月27日09:35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拖拉機怒吼著,閃亮的犁頭破土而入,沉睡一個冬天的土地帶著潮濕的氣息翻了一個身,醒了。播種機歡快地行進在新翻的土地上,一粒粒黑青稞飛舞著,一頭鑽進大地懷抱。

  這是不久前隆子縣春耕啟動儀式上的一幕場景。每年春季,隆子縣便開始播種當地特有青稞品種黑青稞。

  近年來,隆子縣通過“種植—加工—品牌—市場”全產業鏈條布局,將黑青稞從傳統作物轉化為富民產業,成為全區鄉村振興的典范。如今,它不僅是當地群眾心目中的“金種子”,更是高原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璀璨明珠。

  資源優勢——世界最大的黑青稞種植基地

  據傳,1300年前,金城公主經過隆子縣葉巴村“內嘎沃”(地名)時,從邦典(藏式圍裙)中落下幾粒黑青稞種子,之后,黑青稞便在隆子扎下根來。

  黑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青稞品種,其穎殼及籽粒表皮呈黑紫色,因富含高蛋白、高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硒元素等營養成分而著稱,同時具有低脂肪、低糖的特點。研究發現,其膳食纖維含量是小麥粉的兩倍以上,且含有抗氧化成分如氯化花青素,兼具健康價值與經濟價值。

  西藏是黑青稞的主產區,尤其以山南市隆子縣為核心種植區。憑借海拔3800-4200米的高原溫帶干旱氣候、充足日照和晝夜溫差大的自然條件,隆子縣成為黑青稞生長的理想區域。2023年,該縣被世界紀錄認証機構(WRCA)確認為“世界最大黑青稞種植基地”。

  自2014年起,隆子縣將黑青稞列為特色支柱產業,通過政策扶持和科技推廣,種植面積從1.3萬畝擴展至現在的3.05萬畝,單產從490斤/畝提高到560斤/畝,年均產量達1萬余噸。

  隆子縣還通過推動高標准農田建設,提升種子純度和抗逆性,確保原料供應穩定等措施,不斷提高單產、不斷提升品質,為農產品精深加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產業優勢——延伸產業鏈條帶動群眾增收

  藏歷新年剛過,“強欽青稞酒”非遺傳承人洛桑多吉又支起不鏽鋼大鍋,把一袋袋清洗過的黑青稞倒進鍋裡,打開煤氣灶,開始新一輪的釀酒工作。

  洛桑多吉是瓊結縣拉玉鄉強吉村人,他釀的青稞酒,夢幻般的紅色便來自隆子縣產的黑青稞。

  以黑青稞為原料,以傳統加工手法為基礎,近年來,隆子縣培育了多家龍頭企業。這些企業開發出黑青稞精釀啤酒、糌粑、爆米花、壓縮餅干等十余種高附加值產品。其中,黑青稞啤酒年銷售額超1000萬元,遠銷成都、拉薩等地。

  到2024年,隆子縣培育的4家主要加工企業加工黑青稞原料600余噸,產值達到2930萬元,為群眾分紅22.5萬元。2019年以來,向林周、墨竹工卡、朗縣、措美等兄弟縣累計出售良種1000余噸,實現群眾創收600余萬元。向縣內外黑青稞加工企業出售原料2700余噸,實現創收1300余萬元。

  作為黑青稞主產區,隆子縣黑青稞產業帶動效果顯著。近年來,政府通過政策扶持、項目支持、物流保障等手段,不斷助力黑青稞產業蓬勃發展,帶動百姓增收致富。僅以縣裡扶持的其中一家企業為例,便吸納20余名大學生及貧困戶就業,並通過訂單農業模式以高於市價收購農戶原料,輻射帶動4200多戶農戶增收,戶均增收超1600元。

  潛力挖掘——政策扶持科技賦能推動發展

  青稞是高原人民耐寒抗氧化、雄健體魄的依賴,滲透在藏族人民的生產生活之中﹔它是西藏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也是青藏高原歷史變遷的見証者。而黑青稞及其產業鏈條,則更像一個擁有巨大潛力的寶藏。

  如今,隆子縣黑青稞不僅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認証,還在“2018年國際商標博覽節”上榮獲金獎,2019年獲得“中國氣候好產品”榮譽稱號,2023年被確認為“世界最大黑青稞種植基地”,已然成為隆子縣的一張靚亮麗名片,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注冊商標和綠色食品認証,隆子黑青稞產品溢價能力顯著提升,區內外市場認可度持續提高。

  目前,黑青稞單產提升的空間還是較大。通過探索抗病虫害品種培育,結合數字農業技術優化田間管理,隆子黑青稞這一“世界最大黑青稞種植基地”地位也將會進一步得到鞏固。

  另外,黑青稞也具備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的潛力。未來,隨著技術升級與市場拓展,隆子黑青稞有望在健康食品領域佔據更大份額,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孫開遠)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