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安”守“民安”
——西藏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中向好

拉薩市城關區八一街道當熱社區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這是工作人員在仔細檢查商戶營業執照、食品衛生許可証和健康証等持証情況。 記者 王敏 攝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事關百姓健康的民生工程。
2024年以來,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區黨委、政府工作要求,嚴格遵循“四個最嚴”要求,將食品安全作為民生實事全力推進,大力實施全過程監管,著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守住了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的底線,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中向好。
近年來,我區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持續保持在99%以上,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滿意度持續提升。2024年,全區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總體評價為86.75分,較2023年提升了0.33分。
凝心聚力——
堅決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
“堅持黨政同責、齊抓共管,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一以貫之的要求。”自治區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專題會議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加強關鍵環節、重點領域監管,強化問題整治,堅決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這是我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的一個縮影。
自治區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始終將守護食品安全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主要負責同志赴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調研,召開黨委常委會會議、政府常務會議聽取食品安全工作匯報,研究部署重點工作任務。分管負責同志常態化研究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協調舉辦落實“兩個責任”領導干部培訓班,並帶隊調研。
我區進一步簡化優化基層屬地管理責任落實機制,推動市、縣兩級黨委、政府將推進落實“兩個責任”作為“一把手”工程,全區1.7萬名領導干部包保督導食品企業6.6萬家,督促整改問題7.8萬個。指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建立風險管控清單,全區配備食品安全總監近1.5萬名、食品安全員6萬余名,“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常態化運行。
與此同時,我區進一步優化制度機制,厘清部門職責,指導部門主動認領責任清單,制定完善“三書一函”、食品安全輿情應急處置等多項制度,並首次開展全區食品安全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活動。
嚴抓嚴管——
強化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
“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看似瑣碎小事,卻是民生大事。
2024年,我區嚴防嚴管嚴控生產領域食品安全風險,緊盯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開展食品抽檢監測15572批次、快檢3117萬批次,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嚴把生產關、經營關,讓群眾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制定食品生產企業信用風險評級標准,開發信息化管理模塊,對不同信用風險等級的企業實施差異化監管。開展桶裝飲用水、蠟瓶糖、特供酒、罐車運輸食用植物油等排查治理行動,累計檢查生產主體2329家次,督促整改問題346個。
此外,重點針對“網紅”餐廳開展“隨機查餐廳”993次,通過公開征集開展“你點我檢”493批次,發布“紅黑榜”94期,“紅榜”上榜餐廳171家、“黑榜”曝光251家。持續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督促4.53萬家餐飲單位自查自糾,監督檢查3.42萬家次,督促整改問題510個,大力推行“簡案快辦”,辦理餐飲浪費案件56件。加強新業態監管,查辦“幽靈外賣”、直播帶貨等涉嫌違法線索45條。緊盯重點品種、重要場所、重大節點,累計檢查經營主體5.7萬家次,責令整改1439家次。完成重大活動保障705餐次,排查並解決安全隱患521個。
在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編制《學校食堂建設和管理服務規范指南》《中小學校園餐營養指南》,建立食材供應商監管名錄,組織專題培訓81場次、培訓2.6萬人次、抽考1.8萬人次,累計檢查學校食堂及相關主體1.8萬家次,行政約談109家次,督促整改問題5581個,移送違規違紀線索282條,問責570人次。緊盯肉類產品違法犯罪,累計檢查相關主體3419家次,督促整改問題307個,無害化處理變質肉6.4噸。持續開展“鐵拳”行動,嚴格落實“處罰到人”,查辦食品類違法違規案件536件,案值160.76萬元,罰沒金額580.44萬元,辦理投訴舉報4059件,形成有力震懾。
創新創優——
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標准引領,促進地方特色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標准科研攻關行動。制定發布《青稞啤酒加工技術規程》《卡賽加工技術規程》《青稞米加工技術規程》3項地方標准,正在組織制修訂《食品快速檢測實驗室建設規范》《曲拉生產技術規程》《高原酸奶傳統制作工藝規程》《藏式甜茶加工技術規程》《藏面加工技術規程》等多項地方標准。自治區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獲批建設自治區功能食品與食品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
實施“千企萬坊”幫扶行動。指導6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通過“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認証、28家生產企業健全質量管理體系、7376家甜茶藏面館實現質量管理分級分類標准化提檔升級。舉辦糌粑生產質量提升等培訓班,為企業培養質量管理人員41名。
實施認証引領行動。2024年,認証綠色食品51個、有機農產品18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34個,認証總數達103個。發布全國首個地理標志產品(崗巴羊)保護《白皮書》,完成崗巴羊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示范區籌建,推動當雄牦牛入選第二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籌建名單。
此外,我區還建成12個標准化、規范化市場監管所,並強化監管業務培訓,開設市場監管大講堂,引進援藏專家“傳幫帶”,促進監管能力不斷提升。
智慧監管,科技創新豐富監管手段。建設“西藏智慧市場監管(一期)”項目,基本實現區、市、縣在線巡查、風險預警、輿情監測、大數據分析等功能。持續加強三級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和能力提升,加快推進37個縣(市、區)快檢室建設,研發牦牛肉便攜式快速鑒別設備。
此外,我區還舉辦了“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西藏自治區3·15晚會”“西藏味道美食大賽”等多項主題宣傳活動,加強食品安全應急演練、輿情監測和食安辟謠,開展“科普大篷車”巡展,發布典型案例,制作科普視頻(讀本),組建外賣騎手社會監督隊伍,推動食品安全志願服務向校園、社區、農牧區拓展,讓“食安西藏、踐行有我”共治理念深入人心。
食安、心安、民安。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抓好食品安全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和全過程監管,加快推動智慧監管、檢驗檢測能力提升,以實際行動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趙文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