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西藏農業科研的“她”力量

2025年03月20日10:25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我們所人員大半以上都是女將,科研路上女性頂起半邊天,為西藏科研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自治區農科院蔬菜研究所黨委書記鄧祝英介紹道。不久前,自治區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獲得2024年度“全國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消息傳來,鄧祝英和同事們干事更有勁頭了。

  農業農村部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自治區脫貧攻堅個人嘉獎、自治區科技進步獎、自治區人民政府獎……這個所,由女性科研工作者獲得的工作獎項達6成以上。35名女性科技人員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細膩的心思和卓越的才能,展示出新時代女性風採。

  “引進技術要適應當地、培訓要抓住機遇。”在蔬菜研究所辦公樓前,記者見到正准備下鄉的國家大宗蔬菜體系拉薩試驗站站長劉玉紅,她在囑咐同事要抓緊開展實施技術包保工作。參加工作30多年來,劉玉紅先后從其他省區引進辣椒、黃瓜、番茄等15個種類150余個蔬菜品種,篩選出適合本地種植的20多個新品種,加快蔬菜品種更新換代,促進群眾膳食結構改善。

  在西藏種菜,大棚等設施起到主導作用。經過18年聯合攻關,西藏高原設施蔬菜安全高效生產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該項目成果示范推廣10.08萬畝、收獲蔬菜71.13萬噸、產值39.92億元、純收益5.89億元,有效縮小了西藏與內地蔬菜生產水平的差距。

  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留在百姓家。蔬菜研究所女性科研人員不僅在多個科研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還通過技術成果成功轉化,幫助產業發展,助農增收取得顯著效果。“我們現在就是育光核桃苗,供應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力爭讓桃花開滿山坡。”團隊負責人曾秀麗在園圃基地,搬弄育苗盆,將大棚裡苗木移栽到露天。截至目前,該團隊在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播種光核桃種子3000余公斤,設計栽植光核桃40余萬株。

  食用菌團隊成功填補了西藏人工栽培桑黃和銀耳種植技術方面的空白。“我們正在准備一級菌種,將種植桑黃、靈芝、玉木耳、彩色平菇,兩個月后就可以看到漂亮的菌類了。”科研人員張君麗說。

  助力鄉村振興添“智”又提“質”,這是蔬菜研究所女性科研團隊日常工作。她們深入西藏40多個縣區,開展果樹花卉資源調查、馬鈴薯產業發展、綠色防控技術研究等,年培訓場次達600余次,人數達1萬余人次,為西藏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馬鈴薯新品種“青薯9號”,畝產突破5000公斤,在全區 30多個縣區示范種植。熱帶作物團隊收集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32種……

  來西藏、愛西藏、留西藏。蔬菜所女性科研工作者,在全區建立了50余個園藝新品種新技術示范點,累計示范面積達9621畝,為這片高天厚土增添一片片綠意,為西藏群眾增添無限豐收的希望。 (李梅英)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