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開犁,犁出一年好“豐”景
——西藏各地春耕啟動儀式見聞

當楊柳披上一抹淡淡的鵝黃,當陽光穿透雲層照亮寧靜的村庄,當“花枝招展”的農機排成長龍駛向田壟,柴油發動機陣陣轟鳴喚醒沉睡的大地,雪域高原最好的時節到了!
3月16日前后,一年一度的春耕春播在全區各地陸續拉開帷幕。
“這兩天一直在裝飾拖拉機,想討個好彩頭。”拉薩市達孜區雪鄉扎西崗村村民邊巴羅布坐在拖拉機上,開心地跟記者打招呼,他說:“希望這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扎西崗村位於拉薩河畔,主要種植青稞和小麥。“我家有12畝地,種子和肥料都送到家門口了,今年主要種青稞。”扎西旺堆一家四口人,大兒子在昌都工作,小兒子正在讀博士,他說:“現在耕種條件方便,家裡有我和老伴就夠了。”
暖陽斜照,把溫暖洒向雅江兩岸,處處充滿春的生機。吉時到,日喀則市桑珠孜區聯鄉差吾慶村的春耕儀式開始。種植能手列巴手握纏著哈達的木犁,念念有詞地說著祝福的話,揚起牛鞭走向田間。身后的群眾列隊持犁,腳踏“二牛抬杠”的千年韻律,在凍土上劃出第一道犁溝。泥土翻卷的剎那,粒粒青稞,如金雨洒落,祈求五谷豐登。
機器的轟鳴聲驟然打破傳統節奏——30輛拖拉機來到田地裡來回耕作,鐵犁翻起層層土浪。拖拉機后,一群婦女將農家肥和種子均勻地撒在犁溝處。
田壟盡頭,桑珠孜區高級農藝師次旺多吉正向幾名農戶指導農業全程機械化操作技術。據了解,為做好春耕備耕工作,日喀則市農業農村局加強農資調儲,加大良種推廣,加快高標准農田建設。今年,全市計劃落實農作物播種面積139.67萬畝,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00.09萬畝(青稞93.79萬畝)。
天高雲淡,微風輕拂,正是春耕好時節。
上午11時左右,山南市隆子縣隆子鎮葉巴社區地頭人頭攢動。裝扮成“二牛抬杠”的拖拉機開進田地,用犁鏵翻開第一壟新土。隨后,5輛大型拖拉機一字排開,怒吼著,閃亮的犁頭破土而入,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土地帶著潮濕的氣息翻了一個身,醒了。3輛大型播種機歡快地奔馳在新翻的土地上,一粒粒黑青稞飛舞著,一頭鑽進大地的懷抱。
葉巴社區是隆子縣黑青稞主產區之一。2023年被確認為“世界最大黑青稞種植基地”的隆子縣,大力發展黑青稞產業,延長產業鏈條,帶動群眾持續增收。
據隆子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扎西曲珍介紹,2024年,全縣黑青稞種植面積已達3.05萬畝,年均產量達1.44萬噸。
“圍繞黑青稞,我們目前已研發出黑青稞爆米花、黑青稞餅干、黑青稞面包、黑青稞酒以及黑青稞精釀啤酒等高附加值產品。”扎西曲珍說,截至2024年底,縣裡4家主要加工企業產值達2930萬元,為群眾分紅22.5萬元。2019年以來,隆子縣向區內各縣累計出售黑青稞良種1000余噸,實現群眾創收600余萬元﹔向區內外加工企業出售青稞原料2700余噸,創收1300余萬元。
在同一時間,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工布江達鎮阿沛村田間,村民們沿襲古老傳統,也正在舉行春耕儀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為“白石頭”抹上酥油和糌粑,洒上青稞酒,擺上水果和“卡賽”,祈願人壽年豐。身著工布藏裝的村民圍著燃起的青岡樹枝和鬆柏樹枝火堆,唱著吉祥的歌曲,跳著歡快的舞蹈,手捏糌粑拋向天空,祈願吉祥如意。
今年,多吉扎西和次旦拉姆被推選為今年春耕儀式的“犁耕者”和“播種者”。
“牽”著被裝飾一新的拖拉機,多吉扎西身后的鐵犁喚醒了沉睡的土地。按母親傳授的方式,次旦拉姆揮手撒下一粒粒青稞種子。
……
春種一粒籽,秋收萬擔糧。今年播下的種子,一定會長成穗穗飽滿的青稞,待到豐收的季節,再一次為雪域高原帶來金色的喜悅。(孫開遠 索朗群培 晉美多吉 馬曉燕 扎西頓珠 丹增平措 謝筱純 王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