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提升鄉村“顏值” 擦亮振興底色

——出席全國兩會的西藏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2025年03月08日13:04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2024年,西藏城鄉“顏值”穩步提升,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2.5%以上,新增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3家,新建高原和美鄉村300個,鄉村振興取得積極成效。

  這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高度一致。

  “‘三農’是根,根深才能葉茂。我們始終把夯實‘三農’基礎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實,工作取得的成效可以用‘4個新’來概括:糧食生產更上新台階、農牧產業更富新活力、鄉村風貌更添新魅力、群眾生活更有新盼頭。”談到如何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關於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要求,全國人大代表、拉薩市市長王強首先向記者介紹了2024年拉薩“三農”工作成效。

  數據顯示,2024年,拉薩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7萬噸、增長5.4%,蔬菜有效自給率達到86%﹔青稞基地、蔬菜基地、畜牧基地加快布局,“三品一標”農產品個數增長39%、達到71個﹔建成國家級美麗鄉村10個、自治區級美麗宜居鄉村100個﹔94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過百萬元,曲水縣成為全區首個集體經濟“百萬村”全覆蓋的縣……各族群眾的米袋子更鼓、菜籃子更沉、果盤子更甜,拉薩交出農業農村工作優秀答卷。

  “今年,我們將持續抓好‘三農’工作,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推動農業基礎更加穩固、農村地區更加繁榮、農牧民群眾生活更加紅火。”王強告訴記者。

  王強表示,要全面夯實農業基礎,嚴守耕地紅線,大力實施種業振興、草原保護行動,做好動態監測,筑牢防止返貧底線,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完善聯農帶農機制,促進農牧民就業增收﹔要全面加快鄉村建設,統籌推進農牧區改水、改廁、改路、改廚、改房、改圈“六改”工作,開展“十鄉百村”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示范創建活動﹔要按照培養一批、升級一批、調整一批的原則,全面壯大農牧特色產業,鞏固提升當雄“有身份証的牦牛肉”、古榮糌粑、藏地吉龍奶制品、拉薩好水等產品市場影響力、品牌知名度,積極挖掘農牧區消費潛力,帶動農產品“進城”、消費品“下鄉”,特別是針對拉薩市場缺口,大力發展尼木、曲水等地生豬養殖﹔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認真總結曲水縣南木村、林周縣春堆村等改革試點工作,形成全市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激發鄉村全面振興動力活力﹔要全面推進鄉村治理,深入實施基層治理效能大提升戰略,開展黨建固本強基行動,完善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要以鄉鎮村為平台,全力培養農業農村各種合作組織,強化人才培養鍛煉,打造能帶領農牧民致富、鄉村發展的本土人才梯隊,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夯實拉薩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基礎。

  就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鄉村振興的部署,全國人大代表、山南市隆子縣斗玉珞巴民族鄉鄉長扎西江村告訴記者:“這為我們進一步做好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方向。”

  扎西江村認為,抓鄉村建設就是抓鄉村振興,他說:“要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上持續發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今年,斗玉珞巴民族鄉將扎實推進高原和美鄉村建設,繼續實施植樹造林、農村戶廁改造工程、人畜分離工程、人居環境整治、“美麗庭院”“十鄉百村”創建等工作,落實好村庄清潔和愛國衛生運動。健全完善防止返貧機制,持續跟蹤脫貧戶收入變化,堅持定期核查、動態清零,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強化檢查和跟蹤問效,定期開展“回頭看”,及時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對此,扎西江村說:“要探索多樣化產業路線,以藍孔雀養殖、苗圃種植、犀鳥茶等產業為抓手,培養致富帶頭人,深化產品加工模式,延長產業鏈,帶動群眾就業和增收,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邊疆地區發展,為我們修公路、通隧道,結束了以往翻山越嶺、人背畜馱的艱苦歷史。”作為當地土生土長的門巴族,全國政協委員白瑪玉珍感慨地說,公路一通天地寬,在黨的特殊關懷和政策指引下,墨脫群眾迎來全新的發展,過上了幾代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幸福生活。

  “有了黨的政策扶持,墨脫縣群眾增收致富的步伐越走越堅定。”白瑪玉珍說,近年來,墨脫縣積極打造墨脫有機茶產業,建成有機茶園103個1.9萬畝,群眾採收的單芽鮮茶青能賣到200元一斤,茶產業成為帶動群眾增收的“金葉子”。

  家鄉的變化日新月異、群眾的生活越過越美,白瑪玉珍感激的還有援藏干部。墨脫縣得到廣東省佛山市的對口支援和國家發改委的定點幫扶,一批批支援墨脫的教育、醫療專業人才通過崗位實踐和“手把手”的“傳幫帶”,帶動了墨脫縣教育質量和醫療水平的大提升。

  “縣人民醫院以前做不了的檢查和手術現在都能做了,醫院還順利通過了‘二級綜合甲等’醫院創建工作。”白瑪玉珍激動地說。

  墨脫縣的發展蝶變,是林芝市鄉村全面振興成果的一個縮影。過去的一年,全市消除脫貧風險32戶118人,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20.5%﹔建成高原和美村庄100個,建設特色重點村鎮14個﹔實施農村供水維修養護項目39項,惠及群眾2.23萬人﹔打通農村寄遞物流“最后一公裡”,在全區率先實現全域快遞服務全覆蓋。2024年,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完成49588元、27614元,分別增長7%、8.5%。

  “我們的生活就是‘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兒女心向黨’的生動寫照,這樣的成果來之不易,更值得我們倍加珍惜!”白瑪玉珍感慨道,家鄉的父老鄉親深知現在的美好生活來自黨和國家的特殊關心關懷,打心底裡明白惠在何處、惠從何來。

  “鄉村振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業,需要長期的努力和不懈奮斗。”白瑪玉珍堅定地說,未來自己將一如既往地扎根邊疆,在鄉村振興路上繼續做實干者奮斗者,共同把墨脫建設得更加美好。(張尚華 丹增平措 張黎黎 次旦央吉)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