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歷新年裡的社區“守望者”

初春的黃昏,拉薩華燈初上,寒風凜冽。帶著剛加完班的疲憊,我緊了緊衣領,手裡攥著鄰居索朗奶奶托我買的辣椒醬,匆匆往家趕。藏歷新年期間的街道褪去往日喧囂,零星的行人手裡提著年貨,將歸家的急切刻進匆匆步履。
拐進木如社區的小巷,映入眼帘的景象讓我不由得放慢了腳步。社區工作人員、消防員、公安干警和環衛工人依然堅守在崗位上。有人拿著掃帚清掃路邊的垃圾,有人仔細檢查著消防設施,還有人站在路口,認真指揮行駛的車輛。寒風中,他們的動作顯得有些緩慢,但卻一絲不苟。
看到堅守在崗位上的工作人員,才意識到除了我之外,還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他們的身影,像是冬日裡的一盞燈,照亮了這條熟悉的街道,也溫暖了我心中的某個角落,大家忙碌的身影交織成讓人安心的“小夜曲”。
深吸一口氣,我加快了腳步,朝著家的方向走去。到了索朗奶奶家裡,3名穿著紅色馬甲的社區工作人員正與索朗奶奶互道新年祝福。“莫啦(藏語意為‘奶奶’),祝您新的一年健康長壽、福氣滿滿!”工作人員將哈達放在老人手上。索朗奶奶開心地說:“羅薩扎西德勒(藏語意為‘新年快樂’),謝謝你們,新的一年也祝你們家庭和睦、心想事成。”潔白的哈達在燈光下顯得格外耀眼。
93歲的索朗奶奶和行動不便的小女兒在這裡已經住了30多年。鄰居們常常來幫忙,社區工作人員更是定期上門照料。早就聽說,索朗奶奶的大女兒讓她搬過去同住,但她舍不得這裡,舍不得那些陪她說話聊天的鄰居,“這兒雖然舊,但有溫暖,有家的味道。”這句話索朗奶奶常挂在嘴邊。
在大家的聊天中我得知,前兩天的藏歷新年大掃除中,社區工作人員幫索朗奶奶打掃了家裡的衛生,還幫忙整理了家裡的衣櫃,床底下也都清理得干干淨淨。打掃完后,還送來了糌粑和酥油等年貨。
臨走前,一名年輕的工作人員蹲在索朗奶奶面前,輕聲叮囑:“莫啦,新年期間要注意用電用火安全,有什麼需要隨時給我們打電話。”索朗奶奶點點頭,眼裡滿是感激:“謝謝你們,你們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切。”
在這個寒冷的冬夜,當大多數人都趕回家中與親人團聚時,社區工作人員依然“守望”在崗位上。他們或許沒有豐盛的年夜飯,也沒能與家人共度佳節,但他們用行動詮釋了責任與奉獻的含義。無論是為老人送溫暖,還是為社區清掃街道、排查安全隱患,他們的每一份付出都讓這個藏歷新年更加溫馨、更加安全。(次仁玉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