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等功公務員集體”山南市浪卡子縣白地鄉黨委:
“帶著群眾干,做給群眾看”

夏季,羊卓雍錯,沿湖景區游人如織。民警攔下一輛旅游大巴。
“車上有位乘客手機忘在了4號觀景台。”得到民警回復后,大巴司機轉身問乘客,誰丟了手機?此時,一位女游客才發現自己的手機不知去向。不一會兒,4號觀景台黨員驛站的值班黨員專程把手機送了過來。
這是去年夏天發生在浪卡子縣羊卓雍錯景區的暖心一幕。
近年來,浪卡子縣白地鄉黨委在上級黨委的支持下,帶著群眾干,做給群眾看,走出了一條黨組織引領、發展旅游服務、促進鄉村振興的路子。
鄉黨委:出點子、引路子
“手搓冰粉風味好,入口更彈,有嚼勁。”國慶假期,羊卓雍錯4號觀景台,白地鄉鄉長曾琦一邊和鄉裡的黨員群眾手搓冰粉,一邊講解制作時的注意事項。
這些冰粉原料是鄉干部湊錢網購的。冰粉制成后,由群眾賣給游客,利潤分給群眾,鄉干部隻收回成本。
“出點子、引路子”“帶著群眾干,做給群眾看”,這種方式是一屆又一屆白地鄉黨委按照上級黨委要求,引領群眾轉變觀念,提高景區服務水平,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的一貫做法。
綠鬆石般純淨的羊卓雍錯,吸引著世界各地游客慕名而來。白地鄉8個行政村,俗稱“游5村、牧3村”。5個沿湖村地處沿湖旅游線路,在半農半牧的同時,群眾有外出打工、經商的傳統。
為進一步解決游客在羊卓雍錯“打卡不刷卡,過境不過夜,上山不下山”問題,一到長假,白地鄉干部便化身為演員、廚師、商人、安全員、服務員。有的為游客表演歌舞,有的下廚,有的參與景區安全巡邏,有的為遇到困難的游客排憂解難……
在原有的湖邊騎牦牛、與藏獒合影、開小商店、銷售旅游紀念品等服務項目基礎上,白地鄉黨委借鑒其他景區的成熟做法,以鄉干部示范、群眾跟著學的方式,推陳出新,增加了燒烤、烤全羊、酸奶、藏式蛋糕、咖啡等,用熱情的服務把遠方的客人留下來的同時,也把當地特產推銷出去。
在上級黨委的鼓勵支持下,白地鄉黨委出點子,建議各村在觀景台開咖啡店。曲色村先干了起來,每天營業額達2000多元。
村黨支部:是堡壘、是模范
說起曲色村,就不得不提曲色村黨支部,以及村黨支部書記邊巴。
邊巴是村裡的致富帶頭人。在他的帶領下,曲色村成立鄉村振興服務發展有限公司,按照“支部引領、公司管理、群眾參與、干部助力”的方式,帶領全村群眾深度參與旅游服務,不斷提高旅游服務質量。
2023年,曲色村旅游純收入150萬元,全村51戶群眾實現戶均現金分紅1萬元。2024年旅游純收入達180萬元以上。
按照《關於印發〈鼓勵獎勵村干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辦法(試行)〉的通知》規定,將村集體收益的10%,也就是18萬元作為村“兩委”的獎金,邊巴作為帶頭人,能得到9萬元左右的獎勵。
曲色村黨支部召開支委會商議獎勵的事,最終大家一致決定,這筆錢就不拿了。
“我每月有2600元的工資收入,如果再從村集體的錢裡領獎金,群眾怎麼看?”在邊巴家的客廳裡,這位年近半百,有著近10年村黨支部書記經歷的精壯漢子平靜地述說著不領這筆獎金的原因,眼睛炯炯有神。
與村裡其他群眾一樣,邊巴家石塊砌成的小樓主體建於25年前,客廳擴建於9年前,300多平方米。而鄰居的房屋至少有600平方米,建材來自拉薩。
“有了這樣的帶頭人,曲色村才能后來居上,在‘游5村’發展中位居第二。”白地鄉黨委書記貢嘎邊旦說。
黨員:是旗幟、主心骨
“快救人啊!”
聽到呼喊,在黨員驛站值班的曲布連忙跑到觀景台。隻見一位50多歲的游客雙腿陷到湖邊淤泥裡,已經沒過大腿。
常年在湖邊生活的他從遠處搬來石塊,墊在腳下,一步步接近游客后,徒手一點點挖開淤泥。在其他人的幫助下,半個多小時后,這位來自廣東的游客脫離了危險。
在羊卓雍錯景區白地鄉段共有5個觀景台,每個觀景台上都有一個黨員驛站。扎馬龍、曲色、白地、葉色、格瓦5個村黨支部的黨員輪流在驛站值班。
黨員驛站裡擺放著沙發、電插座、純淨水、制氧機、醫藥箱等物品,隨時供游客休息、充電、吸氧。在海拔4400多米的羊卓雍錯景區,如果游客發生缺氧、失溫等情況,游客間或游客與商戶間發生糾紛,共產黨員往往沖在最前面,幫忙調解。
僅在每天2000多人過境的夏季,曲色村所在的4號觀景台黨員驛站一處,就曾為60多名游客提供吸氧服務,幫助游客數百人次。
現在,在白地,已經形成各村“兩委”班子、網格員、基層調解員、駐村工作隊、黨員、干部和當地群眾一起努力,化作服務隊、巡邏隊、勸導隊、調解隊、醫護隊,投身到景區服務和治理中。在白地,游客高興,消費得心滿意足﹔群眾滿意,收入年年增長。
2024年10月,山南市浪卡子縣白地鄉黨委被自治區黨委、政府記集體一等功。(孫開遠 武沛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