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以“鄉音”傳“黨音”,聲聲入耳聚民心

——2024年西藏自治區“十佳基層宣講員”決賽觀察

2025年02月17日09:28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夜幕低垂,晚風輕拂。2024年底,2024年自治區“十佳基層宣講員”決賽在山南舉行。12名評委、220多名全區基層骨干宣講員、累計105萬網絡觀眾仔細聆聽,現場不時響起陣陣掌聲。在這裡,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溫暖話語,一句又一句﹔在這裡,聆聽援藏干部的感人故事,一批接著一批﹔在這裡,聆聽舊貌換新顏的鄉村振興故事,一個又一個﹔在這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聲音傳遍高原大地,讓人歡天喜地……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城鄉基層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理論宣講,“熱”在基層

  參加2024年度自治區“十佳基層宣講員”決賽的29名選手是從全區10000余名基層宣講員中層層選拔出來的鄉間宣講能手。

  布森大叔,在2024年度自治區“十佳基層宣講員”入圍名單中無人不知。61歲的布森是那曲市索縣加勤鄉貢塔雪村黨支部書記,擁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決賽中,他慷慨激昂地講述著發生在他身邊的變化,以至於差點超時。現場觀眾也被他的演講吸引,喝彩聲和掌聲此起彼伏。

  “台上15分鐘的時間太短了,平常我給村民們講,都是幾個小時停不下來。”作為一名基層宣講員,布森走遍了鄉裡的各個角落。草地上,他以藍天為幕,向群眾宣傳、講解黨的創新理論﹔雪山邊,牧場上,火熱的牛糞爐邊,他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黨的創新理論“烙”進群眾心坎裡。

  決賽中,布森的宣講題目是《以小見大看歷史 見微知著感黨恩》,用他的人生經歷細數黨的恩情,激動之處,攥緊拳頭,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引得一片喝彩聲和掌聲。

  基層宣講員直接面對的是群眾,觀眾在基層,宣講骨干也在基層。群眾的關注點在哪裡,理論宣講的落腳點就在哪裡。把“大道理”講成群眾愛聽、想聽的“百姓話”,理論宣講有趣又有味,群眾抬頭率、點頭率、鼓掌率不斷提高。

  “隻有群眾積極參與了、群眾認可了,才能真正打通教育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區黨委講師團副團長國吉告訴記者,“十佳基層宣講員”始終堅持群眾參與這一原則開展工作。

  不僅如此,在基層評比中,群眾參與是關鍵。2024年度自治區“十佳基層宣講員”比賽不僅全面對群眾開放,還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實現全區各級融媒體平台同步推送,讓比賽變成了一場群眾盛會,各級平台在線觀看人數直接拉升到年度峰值。

  據不完全統計,部分縣級融媒體平台達到2萬人在線觀看,后期西藏日報社各媒體平台制作推出圖文稿件、短視頻作品29件,在西藏日報社所屬各平台的瀏覽量超過740萬,真正實現了熱在群眾、熱在基層。

  那曲市嘉黎縣麥地卡鄉帕熱村村民扎拉斯塔說:“這個比賽太精彩了,比看賽馬節還過癮。”

  “加油充電”,提升宣講能力

  “身邊人講身邊事,是宣講員的一個天然優勢,但講得不生動不透徹,或者年年一個調,也會慢慢讓群眾失去聽的興趣。”國吉如是說。

  自治區堅持以賽代訓,聚焦陣地、隊伍、素質優化提升,自下而上逐級推進,實現現場聽、當面學。2024年的自治區決賽,在充分考慮基層宣講員需求的情況下,將比賽與年度骨干宣講培訓合並舉行,設計了比賽教學、講座教學、現場教學多個模塊。

  “比賽教學突出實戰技能,引導大家學習改進表達方法、互動技巧﹔講座教學突出數字賦能,幫助大家提升直播宣講、視頻宣講的能力﹔現場教學突出實踐功能,使宣講員開闊視野,對西藏各地高質量發展有更深刻的體會。”國吉繼續說道。

  宣講員不僅來自基層,而且深入基層。基層宣講員們認真聽,用心記,認真觀看現場示范,和指導老師現場交流。

  “前期,我們會參加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講師團組織的3至4次線上集中備課會,最后再參加宣講員評比大會。”日喀則市桑珠孜區甲措雄鄉夏魯村宣講員拉珍表示,通過這次學習,我從老師和優秀同志那裡學習到了很多知識,回去后,我將用更貼近群眾所思所想和日常實際的辦法,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傳遞到廣大農牧區老百姓心間。

  兩年來,開展層層評比,強化縣(區)、地(市)輪訓和自治區常態化培訓,讓基層宣講員看到了展示才華的無限可能,培養了一批具有較高理論素養、熟悉社情民意的理論宣講專家隊伍,推動形成多層次、全方位、廣覆蓋的高素質宣講隊伍體系。

  2023年度入圍“十佳基層宣講員”的尼瑪次仁將黨的民族政策融入鄉土故事中,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向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展各類宣傳宣講3100余場次、受教各族群眾達50萬余人次。今年還被《康巴衛視》特邀去錄制電視宣講節目,其網絡宣講視頻十分受群眾歡迎,觀看人數最多的一期達到230萬人。

  創新形式,打造多元化“微宣講”

  理論隻有被群眾掌握、運用,才能煥發出巨大的生命力。“折嘎”說唱是流傳了1000多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拉薩市充分利用“折嘎”這一文化資源,用通俗易懂、群眾喜聞樂見的“折嘎”表演方式宣講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把黨的聲音傳遞到群眾心中。

  兩年來,自治區以“十佳基層宣講員”評比為重要抓手,綜合施策,倒逼策劃、組織、管理、考核等進行系統性革新,推動宣講員隊伍、宣講工作提質升級,在不斷鞏固“宣講+文藝”“宣講+電影”“宣講+趣味運動會”“宣講+音視頻”等有效方式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傳統藝術賦能宣講、直播賦能宣講等“微宣講”,涌現出各行各業的基層宣講員。據了解,如今我區每個縣(區)至少有1名宣講員可以運用直播進行宣講。

  作為一名年輕的村委會主任,那曲市班戈縣保吉鄉宣講員白瑪扎西說:“我們國家的制度這麼好,大家的生活這麼好,為什麼要讓分裂分子搞破壞,大家絕對不答應。”

  日喀則市江孜縣龍馬鄉宣講員平措,圍繞黨的惠民政策給大家宣講,他說:“國家發補助,修路、通電通水、建醫院、建學校,我們不守好家誰來守。”

  拉薩市阿旺頓珠,西藏大學碩士畢業后選擇了自己喜愛的事業,一直在八廓街道夏薩蘇社區當宣講員,他用自己身邊發生的事說明轉變觀念的重要性。

  ……

  共識在聆聽中凝聚,思想在宣講中升華。基層宣講員隊伍在評比中不斷更新進步,他們不僅常態宣講,而且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站得穩立場,講得清道理,讓帶著“酥油香、糌粑味”的黨的聲音潤高原,聲聲入耳聚民心,為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澎湃出無限正能量。 (楊小娟 扎巴旺青)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