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藏連心 就業同行”西藏籍青年區外就業回訪——
“100多個孩子的家長都感謝你們”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圖為家長們在湖北雲檔科技有限公司參觀。記者 武沛濤 攝
今年1月7日早上,次仁拉姆和伙伴們到達湖北省宜昌市,這是她第一次踏足女兒索朗拉姆生活的城市,心中充滿期待。
和次仁拉姆同行的共有14名從山南市來的家長,此次來宜昌是參加由援藏企業西藏清諾招商孵化運營有限公司協辦的為期三天的“鄂藏連心 就業同行”西藏籍青年區外就業回訪活動。
盡管還未見到女兒,次仁拉姆心裡卻已經有了判斷,“這裡的空氣好,環境好,女兒在這我很放心。”
“我在這裡挺好的”
次仁拉姆來自山南市加查縣,女兒索朗拉姆為了畢業后能順利就業,在宜昌市援藏工作隊和當地人社部門的牽線搭橋下,於2024年7月來到湖北華鑫光電有限公司工作。
為了讓家長們安心,援藏工作隊特地將回訪活動地點定在青年們入職的企業,讓他們能實地感受企業文化、工作氛圍。
走進湖北華鑫光電有限公司,次仁拉姆便被展示櫃上的手機鏡頭元件吸引。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主要從事鏡頭元件生產,目前,已提供50多個適合藏族青年的就業崗位。在這裡,青年們不僅能得到一對一的職業幫扶,還能享受免費住宿等員工福利,每月工資可達到6000至7000元。
參觀結束,看到正在公司大廳等待自己的女兒,次仁拉姆難掩激動,兩人緊緊擁抱在一起。
“你放心,我在這裡挺好的。”索朗拉姆安慰著母親。
同行的次旦多吉看著眼前的母女難掩微笑,就在上一站參觀地——宜昌惠科科技有限公司,他見到了自己的女兒白瑪央宗,女兒告訴他,如今自己工作穩定了、賺錢了,今年一定帶他到宜昌景區轉轉,感受宜昌的文化和美景。
“100多個孩子的家長都感謝你們。”次旦多吉激動地向隨行的宜昌市援藏工作隊工作人員表達自己的謝意。
“以專業技能實現職業突破”
工作以來,索朗拉姆為了讓母親放心,並未說出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難。
“剛開始我不懂怎麼操作一些復雜工序,頭兩個月我一直認真努力跟著師傅學習,現在我能獨自完成鏡片擺盤工作,並且速度越來越快。”索朗拉姆說,去年9月,她被公司評為月度優秀員工,這給了她很大的信心,“我會繼續努力工作,留在宜昌發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位於宜昌市西陵區的湖北雲檔科技有限公司已接收西藏籍員工20人。在公司參觀時,次仁拉姆拉著同行的索朗玉珍,一同聆聽索朗玉珍的兒子達羅為大家介紹公司檔案全生命周期服務。
“我們給西藏青年提供優質崗位,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習檔案管理、展陳、修復等各方面的專業知識,找准興趣點,即使去到別的地方也能靠自己的專業技術謀生。”公司辦公室主任於利蓉說。
如今,達羅已經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
“我想在檔案管理上持續精進,等以后回到我們的西藏分公司工作時,就能以專業技能實現職業突破。”達羅說。
“把就業經歷講給朋友聽”
“感謝宜昌為西藏青年提供最優的崗位和服務。”山南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領隊王雲清,在山南與宜昌就業工作座談會上說,青年們隻有走出去,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為將就業援藏落到實處,宜昌市與山南市簽訂勞務合作協議,通過降低門檻、因人設崗、定向招聘等方式,讓176名西藏籍青年在宜昌就業。
此次回訪活動,宜昌更是緊緊抓住高校畢業生家長這個關鍵,通過組織家長到區外參觀考察的形式,讓區外市場就業在山南更加深入人心。
“我希望以后能跟女兒在宜昌生活。”次仁拉姆說。
“以后,我會把我的就業經歷講給西藏的朋友們聽,讓他們也來宜昌工作生活。”白瑪央宗說。
宜昌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金安介紹,下一步,宜昌市將充分發揮產業優勢、技術優勢和山南市加查縣資源優勢、政策優勢,搭建更多就業平台,讓兩地青年合理流動和充分就業,促進兩地實現深度融合,互利共贏。(武沛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