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一面錦旗的背后

——山南市乃東區索珠鄉黨委引領群眾發展集體經濟的故事

2025年02月01日11:07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圖為索珠鄉分紅儀式現場。 記者 孫開遠 武沛濤 攝

  歲末年初,又到一年分紅時。

  山南市乃東區索珠鄉的分紅總結大會上,全鄉4個行政村,分別分到3萬到5萬元不等分紅,12個村民小組各分到6000元。這個分紅數據,著實比不過富裕鄉鎮,甚至比不上許多富裕村。

  然而,分紅結束后,群眾代表卻把一面火紅的錦旗捧到鄉黨委書記徐國茂面前。

  “領航發展鋪富路,增收致富暖民心。”錦旗火紅,大字燙金,格外醒目。這面錦旗背后,是一段鄉黨委引領、干部經營、集體參股、抱團發展增收的故事。

  索珠,藏語意思是“六牙”,引申為“六畜興旺”。位於雅魯藏布江北的索珠鄉,距乃東城區28公裡,地處南北走向的山溝中。這裡有草場近50萬畝,林地30多萬畝,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林下資源豐富。全鄉4個行政村,659戶,2344人過著以牧業為主的半農半牧生活。

  與雅江中游大部分農牧區一樣,索珠鄉夏季氣候濕潤溫和,冬季寒冷干燥,並沒有太出色的資源稟賦。若說特點,應該是人均佔有草場和林地面積比較多。

  鄉黨委正是抓住了索珠這一小小的特點,千方百計幫助農牧民群眾增收。

  6年前,在全國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大潮中,由鄉裡籌資65萬元,行政村各出資2萬元成立了公司,主營畜牧產品和林下資源。

  公司成立之初,鄉黨委就了解到,許多村集體經濟由於缺乏管理,渠道不暢,越經營越困難,到最后都不了了之。為使村域經濟健康發展,經一番研究,索珠鄉黨委為公司探索了一個比較獨特的經營管理模式。

  這個模式就是:選一名鄉干部負責主導公司的經營管理,村集體入股並參與經營管理,4個行政村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抱團發展。

  “鄉干部懂政策、有知識、有文化,頭腦靈活、思想開放、銷售渠道廣。在經營管理過程中,不從公司領取工資、不參與分紅,也沒有利益糾葛。”徐國茂告訴記者,實踐也証明,鄉黨委的這一決定是符合索珠鄉實際的。

  公司成立6年來,主營牦牛、藏香豬養殖和肉類銷售,利潤年年增長,累計分紅100萬元以上。僅以2024年為例,利潤達114.6萬元,但多數利潤都用來改善養殖條件和拓展銷售渠道了。

  為解決公司藏藥材種植技術力量不足、生長周期長、經濟效益不明顯的弊端,2022年,鄉黨委又根據經營管理實際,把這一塊剝離出來,成立新公司,仍按老公司的經營管理模式運作,把主要精力放在食藥用菌類培育上來。

  為解決食藥用菌培育技術難題,索珠鄉引進了專業技術人才——一位華中農業大學的碩士。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投入,公司在2024年開始產生效益。公司生產的平菇、木耳、白肉靈芝等各類菌包4萬多袋。這些菌包不僅能滿足公司6座大棚自用,而且還銷往錯那、洛扎、曲鬆等地方。一年來,各類菌包累計銷售達50多萬元。

  增收的同時,也培養了一批精通食藥用菌類培育的人才,帶動了38名群眾就業。

  2024年,索珠鄉人均收入25492元。

  經營畜牧產品的老公司也總結了發展中的經驗:下一步將以增加養殖種類、精細化養殖來減少養殖成本﹔對肉類進行精細分割、精細包裝、精細加工來延長產業鏈﹔利用電商來拓展銷售渠道作為主要發力方向。

  “現在分紅金額不多,但大家都相信,隻要有一個一心為群眾著想的黨委,就一定會越來越好。”新公司負責人強巴多吉告訴記者。(孫開遠 武沛濤)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