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日記︱10分鐘,1間房!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1月9日 星期四 大風揚沙
大風,塵土飛揚。
安置,溫暖過冬。
今天是震后第三天,隨著緊急救援轉為群眾安置階段,各方調集的活動板房等物資都已陸續送達震區開始第一批搭建。
上午10點30分,我們從定日縣城出發,40分鐘后便到達嘎旦村安置點。
“現在需要大量的吊裝機械,來一個是一個。”還未走近,就聽到中國中鐵嘎旦村安置區工負責人邢嘎日達少布向電話另一端說道。
我們所在的嘎旦村安置點,將要搭建96間活動板房。
10分鐘,這是在大型設備的幫助下搭建一間活動板房的大概用時。一間活動板房面積18平方米,可供8人入住,屋內配有床、被褥和取暖器等基本生活設施。12點30分,從嘎旦村安置點出來,來到緊臨的森嘎村安置點。
挖掘機、起重機來回穿梭,平整地面,吊取板房……我們看見部分活動板房已搭建完畢。
1月9日,在日喀則市定日縣長所鄉森嘎村安置點,工作人員抓緊搭建移動板房,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人民網記者 吳雨仁攝
1月9日,日喀則市定日縣長所鄉森嘎村安置點正在吊裝板房。人民網記者 吳雨仁攝
但是此刻的大風天氣對施工造成不小的難度,吊裝機械操作的時候,懸空的板房組件不住隨風晃動。
再難也要抓緊把板房建好。中國電建西藏分公司市場經營部副主任張東鋼說:“這些板房與臨時搭建的帳篷相比,保暖抗震效果更好,目前屋內設備正在逐漸完善,將盡快安排受災群眾入住。”
在森嘎村,地震發生后,當地房屋毀損嚴重。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拉巴次仁介紹:“目前所有受災民眾已住進帳篷,各類救災物資也已配備到位,溫飽和取暖問題得到基本解決。活動板房建成后,優先考慮安置老弱病殘、孕婦、小孩。”
受災群眾如何妥善安置,一直是大家關心的焦點。帶著這個問題,15點15分,我們再次來到了昨天關注過的長所鄉古榮村。
1月9日,在日喀則市定日縣長所鄉古榮村安置點,救援人員和施工人員合力抓緊搭建移動板房,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放眼望去,今天的古榮村與昨天相比,大不一樣。
現場工作人員爭分奪秒在忙碌著,大型機械有條不紊工作著,一個個白色醒目的活動板房正逐漸搭建起來……而此刻,距離震后還不到72個小時。
1月9日,在日喀則市定日縣長所鄉古榮村安置點,施工人員正在抓緊搭建移動板房,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16點30分,西藏召開此次地震受災救援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傳來——在國家及社會各界支援下,受災群眾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災區共設置224個安置點,安置人員4.75萬人﹔搭建帳篷12730個,安裝加熱設施12043個﹔緊急調運援藏毛毯、取暖器、食品、藥品等物品共61.2萬件。
醫療救治工作正逐步從應急救治轉向規范治療。
地震災區電力、通訊、交通等已基本恢復。
……
今天,我們在災區多個安置點現場看到,各方都在緊鑼密鼓地工作,為的就是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相關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