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覺林:《文成公主》帶富一個村庄
拉薩河畔,“兩路”紀念碑與《文成公主》實景劇場隔河相望。
而劇場所在地慈覺林村,村民祖祖輩輩在石頭山腳下刨地種土豆、青稞,務農是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而今,村裡家家戶戶都參與了文旅產業建設,依靠文旅產業過上了好日子,這種改變得益於一座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區的興起、一台實景劇《文成公主》的唱響……
金秋時節,報道組車輛沿著拉薩城區高樓林立的街道,開往位於拉薩市城關區蔡公堂鄉慈覺林村的《文成公主》實景劇場。不到20分鐘的車程,採訪組便抵達了慈覺林村。隻見一座座紅頂灰磚的藏式小樓依山而建,水泥道路整潔寬敞,一旁造型獨特的文創產業園區更是別具風情……
這個以前靠傳統農牧業為生的村子是如何轉型為依靠文化旅游產業實現增收致富的新型村庄?
“過去,我們村子很窮。就拿我家來說吧,靠種地賣菜維持生計,一到冬天地裡上了凍就完全沒了收入,有時買油買鹽都拿不出錢來。”隨行的47歲村民邊巴向採訪組講述著村子的往昔。以前,村裡的路都是土路,每次進拉薩城,邊巴都要坐好久的拖拉機﹔如今村裡的道路四路通達,騎電動車15分鐘就能到城裡。
2012年,自治區提出要打造一台高水平的旅游演出節目,北京市援藏干部和團隊一起組織創作、組建公司、招募演員,讓《文成公主》演出從構想變為現實。十多年來,通過文化扶貧、產業扶貧的方式,《文成公主》實景劇項目有效帶動慈覺林村全面脫貧,同時讓村民通過參與項目,實現就業增收。
在《文成公主》實景劇演出的群演中,年齡最大的70歲、最小的8歲。他們不僅在夜晚通過參與劇目演出賺取薪資,白天還能經營農家樂或商鋪增加收入。現如今,慈覺林村每家每戶都購置了貨車或轎車,經濟收入顯著提升。
夜幕降臨,慈覺林村的文創產業園區內燈火輝煌,熱鬧非凡。街道兩旁霓虹燈閃爍,將黑夜裝點得如同白晝。空氣中彌漫著美食的香氣,從熱氣騰騰的小吃攤到特色餐館,都散發著誘人的味道。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文成公主》實景劇項目遵循“一劇、一街、一園”的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成功構建了涵蓋“吃、住、行、游、購、娛”的夜間經濟全產業鏈體系。
漫步園區內,隻見一家小吃店門庭若市,擠滿了前來觀看《文成公主》實景劇的游客與當地居民。“別看我這兒隻賣土豆和涼粉,每天光顧的食客絡繹不絕,收入可不少。”村民旺姆說,這是她在園區開店的第四個年頭了。
據悉,《文成公主》實景劇開演以來,吸引了各式各樣的商家入駐園區,真正讓拉薩的夜晚“亮”起來,讓商圈人氣“旺”起來,讓夜間消費“火”起來。
夜晚的《文成公主》實景劇場,被柔和而溫暖的燈光所包圍。舞台上,演員們身著華麗的服飾,以精湛的演技和深情的演繹,重現了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歷經艱難,促進漢藏文化交流與經濟發展,與鬆贊干布共同維護民族團結的傳奇故事。
台下有一位拿著掃帚的特殊觀眾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她已經觀看了上千場《文成公主》實景劇,在耳濡目染中,文成公主的故事早已銘刻於心,她就是拉次。今年50多歲的拉次不僅是劇場的保潔員,更是慈覺林村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親歷者。作為慈覺林村村民,拉次一家和其他村民一樣,一直過著土裡刨食、靠天吃飯的日子,一年下來僅夠溫飽。
轉機出現在2012年,《文成公主》實景劇項目落戶慈覺林村,拉次和愛人抓住機會,參與了前期舞台搭建,兩個人每月有了穩定收入,從此,她家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后來她還分別干過劇場綠化、綠植養護等工作。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她晉升到保潔管理層,每個月有了7000余元的固定收入。
回想過去的日子,拉次說:“以前,一家人被牢牢地拴在那幾畝地裡,生活視野極其有限,不識字,更無法用普通話與外界交流。”自從進入劇場工作后,一個全新的世界向拉次敞開了大門。她遇到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每天的工作與生活都充滿了新鮮與挑戰。公司還體貼地為她們這群來自村裡的員工安排了普通話培訓。如今,拉次已經能夠用流利的普通話與大家溝通交流,她的世界也因此變得更加廣闊多彩。
發生在拉次身上的變化就是慈覺林村村民十多年來生活變遷的縮影。依靠《文成公主》實景劇項目,慈覺林村村民吃上了“旅游飯”,通過發展多種經營,去年慈覺林村集體經濟收益達1600余萬元,村民分紅達600余萬元。慈覺林村負責人說:“下一步,我們將利用好區位優勢,大力開發旅游資源,壯大村集體經濟,拓寬村民群眾的就業增收渠道。同時,我們將深入開展民生實事項目,推進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增強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4年8月,記者一行來到拉薩市慈覺林村,採訪與“兩路”紀念碑隔河相望的《文成公主》實景劇場。踏入慈覺林村,仿佛穿越千年時光,曾經的偏遠與貧瘠,如今已被《文成公主》實景劇的光芒所照亮。記者採訪到了一位50多歲、面容慈祥淳朴的藏族阿佳拉次。拉次大姐的笑容,是這片土地變化最好的注腳。她的故事,見証了文旅繁榮的蛻變過程。採訪中,記者被村民的熱情與自豪深深感染。他們不僅通過這部劇增收致富,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文化自信和歸屬感。在未來,我們要進一步挖掘和傳承西藏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的文旅項目能像《文成公主》一樣,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照亮更多村庄的希望之路、致富之路。(西藏日報青海日報青藏線聯合報道組 彭婧 張曉明 黃志武 德吉央宗 張多鈞 薛瑩 吳佔雲 索朗多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