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高原新“風光”

2024年11月06日10:24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海拔5200米,與珠峰大本營齊平,是大唐八宿10萬千瓦保障性並網風電項目的高度,這一數字刷新了世界在建風電項目的新高度。

  8月29日,從昌都市區出發,經過5個小時的顛簸,採訪組來到了昌都市八宿縣邦達鎮。

  車行駛在蜿蜒崎嶇的盤山公路上,儀器顯示,我們已經攀升至海拔5200米的藏東南高原。透過車窗遠眺,一排排100多米高的“大風車”拔地而起,葉片散發著銀色的光芒,同行的大唐西藏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主管周加慶告訴我們,這裡是八宿風電項目現場。

  藏東南高原上的風,將通過該項目吹出更多清潔能源送往千家萬戶。

  新模樣:搶抓窗口期,高原“長”出“大風車”

  8月的藏東南高原,艷陽高照,是一年中高原電力建設者最忙碌的時候。下午兩點,採訪組來到八宿風電項目7號機組現場。

  這裡一片繁忙:七八輛運輸車輛來回穿梭,將拆卸下來的起重機零件運往下一個機組﹔一旁,百米高的風機上,工人正在進行高空作業。

  “現在是施工的窗口期,要抓緊時間。”肖興勇的對講機響個不停,自今年4月項目啟動建設以來,這位現場副總指揮就沒有閑過。

  天氣影響著高原項目的進度。6月前,平均風速10米/秒,相當於5、6級大風,進入9月底后,氣溫又會驟降。

  最佳施工期,隻有6月到9月。

  下午3點,風吹得葉片呼呼作響。肖興勇望著遠方,眉頭緊鎖,一團烏雲正在靠近。“要下雨了。”在風機上作業的工人不得不停下手裡的活。

  不到10分鐘,暴雨傾盆,還夾雜著豌豆般大小的冰雹,停靠在現場的車輛,成為建設人員的臨時“避風港”。來項目已幾個月,肖興勇深知高原的“脾氣”。“剛來的時候是大雪,地上雪有1米厚,進入夏季,雨水變多,一天下幾場雨是常態。”

  除了多變的氣候,還要克服惡劣的環境。在風電項目中,一般超過3500米的項目被稱為超高海拔項目,而八宿風電項目的平均海拔超過了5000米。“這意味著更嚴重的高原反應。”肖興勇說,項目一般會招聘參與過四川、貴州等地高海拔項目的工人,但即使是這樣,頭暈、惡心,在項目現場也不鮮見。

  有高原反應的不只是人,還有設備。

  “這裡空氣稀薄,散熱條件不好,風電機組穩定性會大打折扣,又處於雷暴區,對於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較高。”周加慶說,為了讓項目如期實施,項目組不僅精心挑選設備,同時還根據高原地區特性進行了一系列設計。

  比如在機組類型選擇上,項目組針對高原地區空氣密度小,風速攜帶能較低等特點,選擇了高效微風風力發電機組,以解決傳統風電機“吃不飽”的情況﹔再比如在優化設計方面,他們採用加強電機密封等措施,以應對高原高潮濕、低氣壓、晝夜溫差大等環境。

  “難的還有運輸。”負責設備運輸的湖南東晟物流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袁勇對此感觸頗深。“風機輪轂有110米,相當於30多層樓高。”對於袁勇來說,如何將這些龐然大物從幾千公裡的吉林鬆原送到藏東南高原並成功吊裝,是一個挑戰。“蜿蜒的盤山路、側立的懸崖、交錯的林木、陡峭的地勢都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如果遇到沿途堵車,我們隻有重新調整道路進行處理。”

  盡管困難重重,但項目建設還是跑出了“加速度”。“這些‘大風車’10月底就投用了。”周加慶介紹說,項目投產后,一年可新增加清潔能源2.23億度以上,如果按一個家庭每年用電1000度算,可滿足20多萬戶家庭日常使用。

  新變化:多個項目加速落地,改變西藏能源結構

  八宿風電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放眼整個西藏,多個風電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投產。

  在那曲市色尼區歐瑪亭嘎村,這裡矗立的25座大風機,日夜不停地轉動。同樣在色尼區,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上,幾台挖掘機正在進行高山作業,這裡是吉措百兆瓦風電儲能一體化項目,是世界上在建海拔最高的風儲一體化項目。再往南,喜馬拉雅山北麓,山南市措美縣哲古鎮,西藏措美哲古風電場坐落於此,是我國首個超高海拔風電開發技術研究和科技示范項目。

  如今,行走在雪域高原上,一排排白色“鋼鐵巨人”屹立山巔,扇葉隨著呼嘯的山風一起飛旋,構成了一道道優美的風景線。

  風電項目“攀高”而行,看中的是西藏蘊藏的巨大潛力。“西藏地處青藏高原,獨特的地形地勢也賦予了其優越的風能資源。”八宿風電項目負責人王洪浪介紹說,據初步估算,西藏風能資源在7米/秒以上的區域約佔全區面積的30%,技術可開發量約1.8億千瓦。

  據了解,西藏目前的能源結構主要以水電為主,但水電存在“夏盈冬缺”的周期性,建設風電、光伏等項目,與水電形成互補,不僅能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和持續,還能進一步優化西藏能源結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西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持續推進金沙江上游、藏東南等清潔能源基地及電力外送通道建設。

  政策的利好,也讓地方發展清潔能源動力更足。在八宿風電項目不遠處,一排排光伏板鋪滿山間。“那裡是我們打造的昌都高原生態光伏發電基地。”昌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昌都市將積極參與風電、光電等清潔能源開發,大力推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加快打造藏東南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四川日報川藏線報道組高杲 徐莉莎 劉莉 何海洋 吳聃 古單宇)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