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石坪鎮:從帳篷到小鎮的傳奇變遷
在結束“天下第一道班”的採訪工作后,報道組繼續向前,朝青藏線入藏第一重鎮、被譽為“西藏北大門”的雁石坪鎮進發。
雁石坪鎮位於唐古拉山北麓,東依多瑪、瑪榮,南連崗尼,西隔瑪曲,北鄰青海沱沱河。在2002年之前,雁石坪鎮稱為多瑪區(多瑪,意為“紅色岩石”),2002年正式改為雁石坪鎮。
從當初通信閉塞的“多瑪黑帳篷”到如今如火如荼建設的“特色小鎮”,青藏公路呵護、哺育著雁石坪這個“西藏北大門”重鎮,邁向更輝煌的明天。
變化:從簡陋帳篷到溫暖安居
其實早在2007年,記者就曾來過雁石坪鎮,當時的雁石坪鎮還只是109國道旁有幾處土房的小鎮。
鎮上最多的是汽車維修店和家庭旅館,雖有小賣鋪但商品種類單一。夜幕降臨時,商鋪門口便擺上一台台柴油發電機。發電機的轟鳴聲是記者對於17年前雁石坪鎮夜晚的唯一印象。
而如今的雁石坪鎮已經是一座建立在河谷平原的狹長小鎮,109國道貫穿全鎮,青藏鐵路與小鎮隔著布曲河相望。
這裡海拔高、年平均氣溫在零下4攝氏度。鎮上不少群眾調侃道:“雁石坪鎮全年隻有漫長的冬季和短暫的春秋,夏天早就被唐古拉山的風吹跑了。”
今年61歲的雁石坪鎮一村黨支部書記曲培告訴記者,以前多瑪區隻有查木山下的幾處傳統游牧黑帳篷。帳篷內甚至沒有像樣的家具,隻有土壘起的床基。由於降水少,牧民用水極不方便,冬季甚至要跑到山裡找干淨的凍泉。
那時青藏公路還只是一條沙土路,每隔幾天才能看到一兩輛汽車。到了1985年后,沙土路升級為瀝青路,路況得到改善。隨著交通的便利,多瑪區的外地人也逐漸增多。
“不知道是哪戶人家先開的頭,在1990年,區上出現了第一戶由磚土木材建成的土屋。”曲培說。
有了開先河的人,加上公路暢通木材運輸方便,不到兩年,多瑪區就完全沒有了帳篷的蹤跡。
繁華:從信息閉塞到物交暢通
有了土屋,鎮上的各類旅店、商鋪也多了起來,1991年雁石坪鎮上有了第一家餐館。此后,日用品店、餐館、百貨鋪,以及汽車維修店、果蔬店……各類商鋪如雨后春筍涌現。
到了1996年在多瑪區經營商鋪的已經達到十幾戶,選擇在這裡休憩的游客也漸漸多了起來。1998年多瑪區通上了廣播電視,農牧民群眾通過電視了解外面的世界。
2002年4月16日,多瑪區正式改為雁石坪鎮。那天,雁石坪鎮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慶祝典禮,曲培有幸作為舞蹈演員上台表演。“時至今日,我仍然清晰地記得當時內心的喜悅。”曲培說。
辭別曲培后,記者漫步在雁石坪鎮上,街區繁華熱鬧,商鋪齊全,走進任意一家商店,貨架上的商品琳琅滿目。
在雁石坪鎮政府門口,有一家名為百姓綜合超市的商鋪,據雁石坪鎮黨委書記達瓦介紹,這家超市已經開了21年。
那是一處佔地大約130平方米的小型超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日用百貨到果蔬零食一應俱全。2005年,超市老板趙國宏辭別老家甘肅天水的家人,從格爾木坐上一輛開往拉薩的貨車來到了雁石坪鎮。
那時的雁石坪鎮剛成立不久,但鎮上已經有30多家商戶。看著這座車流如水的小鎮,趙國宏決定留下來。於是,同年便在雁石坪鎮政府門口開了百貨店,生意越做越好。
希望:從閉塞之地到特色小鎮
“當時鎮上還沒通電,照明設施通常就是煤油燈和太陽能光板,取暖就隻能燒牛糞。”提起取暖設施,趙國宏臉上閃過一絲欣慰。
剛來那年的冬天,趙國宏由於經驗不足,沒有做好充足的牛糞儲備,無法取暖,還是經常光顧超市的當地群眾發現他家的牛糞已經燒完,主動送給他兩大袋牛糞燒火取暖。
此后,陸陸續續有不少群眾會在光顧店面的同時,帶來一些牛糞、煤炭和剛煮過的牛羊肉送給趙國宏,讓他感動不已。所以即便條件再惡劣、即便親朋好友都勸他到更宜居的安多縣謀生,他也不曾動搖。
“事實証明,我的選擇沒有錯。”
正如趙國宏所說,2015年5月8日,西藏自治區特色小鎮政策頒布,那曲市安多縣雁石坪鎮赫然在列。2016年6月1日,西藏自治區政府規劃投資7.39億元,打造集自然、人文、觀光、度假、商業、產業為一體的雁石坪特色小城鎮。
現在,雁石坪鎮的發展狀況越來越好,交通日益便捷,生意也隨之興旺。趙國宏以前一年隻需進兩次貨,而現在一個月就需要進幾次貨。更令人欣喜的是,2022年初,大電網進入雁石坪鎮,徹底結束了雁石坪鎮不通電的歷史。
“現在即使沒有牛糞和煤炭,也能實現取暖自由。雁石坪的‘夏天’,再也不會輕易被寒風吹跑了!”趙國宏笑著說道。
如今,雁石坪鎮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潔的馬路邊屹立著一排排兩層的水泥樓房,餐館、小賣鋪、超市、合作社、賓館、維修鋪……樣樣俱全。
高大整齊的電線杆沉默地代替喧鬧的柴油發電機,守護著靜謐的夜色,於是人們終於聽見了布曲河水在夜色中流動的聲響。
雁石坪鎮的變化之大不禁讓人感慨萬千,但正如一位作家所說,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有那就是變化。
(西藏日報青海日報青藏線聯合報道組 德吉央宗 彭婧 張多鈞 張曉明 黃志武 薛瑩 吳佔雲 索朗多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