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邊境管理支隊金東邊境派出所:
金東鄉裡吹不走的“石頭”

金東邊境派出所民警在轄區巡邏。
金東邊境派出所民警為群眾送証上門。
金東邊境派出所民警為群眾介紹虫草採挖點警務室職能。 (本文配圖由本報通訊員 張力 記者 謝筱純 王珊 攝)
導讀
駐守在西藏邊境線上的移民管理警察默默無言、堅守崗位,像一根根釘子,牢牢地“釘”在了國門邊境線上。他們和當地各族群眾以及來往游客心手相牽、守望相助,在邊境線上同心澆灌出長盛不衰的民族團結之花。
受峽谷地形影響,林芝市朗縣金東鄉的山風經常從下午4點一直吹到深夜。
“太陽下山早、風吹石頭跑”的順口溜,從2007年金東邊境派出所建立以來就一直流傳著。林芝邊境管理支隊金東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一直用忠誠與擔當守護著這裡,是金東鄉裡一塊塊吹不走的“石頭”,是群眾心安的“壓艙石”。
“警察同志,我需要開無犯罪記錄証明,能不能麻煩你們幫忙辦一下!”2024年6月3日夜23時,金東鄉東雄村的索朗扎西焦急地找到了西藏林芝邊境管理支隊金東邊境派出所值班民警鐘兆軒。
索朗扎西的孩子因計劃報考警校,需要學生個人及其家人的無犯罪記錄証明。一直在山上放牧的索朗扎西不會使用手機線上申請辦理,直到臨近截止日期才下山來到派出所。值班民警鐘兆軒耐心地接待索朗扎西,手把手幫助索朗扎西在手機上開具了相關証明。
“太感謝了!有你們在我們心裡踏實得很。”拿到開具的無犯罪記錄証明,索朗扎西說。
像索朗扎西這樣的情況,金東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經常遇見。針對這樣的狀況,金東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不斷優化服務舉措,針對務工忙、學習忙和道路偏遠等群眾實際情況,落實全天候辦証值班制度,確保工作時間外辦証群眾隨到隨辦,還為村裡老年人、殘疾人等行動不便的群眾提供上門辦証服務。
“幸好救援及時,時間再久一點,可能就要截肢了。”金東鄉衛生院的醫務人員在完成檢查治療后,對民警和脫險群眾說。
2022年1月,一名群眾獨自駕車途經金東鄉海拔4700米的比巴拉山口時,因道路積雪較厚,車輛被困,自救過程中其手掌被壓在了車輪下。雖然道路濕滑,暗冰多,但接警后,金東邊境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往現場,及時將被困群眾救出並送醫治療。
自219國道金東段建成以來,經金東鄉往來林芝市和山南市的人員不斷增多。該路段全年僅有3個月為無雪期,道路積雪多、行車風險大。為了守護往來群眾的安全,金東邊境檢查站、金東邊境派出所和山南邊境管理支隊扎日邊境派出所等友鄰單位一起成立了“比巴拉山救援突擊隊”,該救援突擊隊漸漸成為了群眾信賴的“守護石”。
每年4月至6月,金東鄉群眾都會上山採挖虫草。為更好地服務群眾,金東邊境派出所會臨時組建虫草採挖點警務室。這些年來,民警王鋒的“辦公室”一直是跟著群眾走。深入海拔4600米的虫草採挖點巡邏排查,與群眾拉家常、聊收成,收集群眾意見建議,講解法律法規和村規民約,引導群眾依法依規開展採挖活動,在遇到矛盾沖突時第一時間找民警解決。多年來,在王鋒和同事們的努力下,金東鄉無一例因虫草採挖糾紛引發的案件。
把群眾放心上,將使命扛肩上。夜幕降臨,金東鄉的風依舊很大,吹走了沙,吹走了石,但吹不走金東邊境派出所民警戍邊為民的初心、踐行使命的決心。他們是金東鄉裡吹不走的“石頭”。(謝筱純 王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