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積極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綠水青山幸福長(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

本報記者 紀雅林 趙帥杰 張佳瑩
2024年09月10日10: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雪域高原上,有一個“桃花村”。

  “桃花村”是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真巴村下轄的一個自然村,名喚“嘎拉”。每年春天,遍布嘎拉村的上千株野生桃樹競相開花、燦若雲霞,故又得名“桃花村”。

  嘎拉村不大,常住人口僅149人。小小“桃花村”,因每年春天桃花絢爛,辦起桃花節,吸引各地游客來此賞花打卡,年接待游客量10多萬人次。僅今年桃花節期間,全村的旅游收入就達370萬余元。

  繁花似錦,得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巴宜區是青藏高原海拔最低的區域之一,山水秀美,氣候宜人。即使在最熱的月份,平均氣溫也隻有20攝氏度左右。在這裡,尼洋河穿城而過,濕地、森林、草場綠意盎然,全區森林覆蓋率達54.21%。

  因花致富,歸功於當地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巴宜區立足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文化旅游資源,積極推動綠色發展,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嘎拉村村民次仁旺杰隔三差五就要到附近的318國道轉轉,看到垃圾就主動撿拾,拿回村裡的“綠色銀行”賺取積分。為引導村民保護環境、分類回收垃圾,嘎拉村設立了“綠色銀行”積分兌換超市。“積分可以兌換日用品,還能作為惠農貸款授信額度的重要參考。嘗到改善環境衛生帶來的甜頭,村民們熱情很高,保護生態更自覺了。”真巴村黨支部宣傳委員、村委會副主任尼瑪多吉說。

  截至今年8月底,嘎拉村已有13戶村民獲批惠農貸款350萬元,用來發展生產和庭院經濟、豐富旅游業態。次仁旺杰用“綠色銀行”貸出的20萬元升級了自家的運輸車輛,今年上半年就賺到了去年整年的收入。

  “表面看,是桃花節帶動我們致富﹔往深了想,是好生態、好環境帶給我們機遇。”這些年的變化,讓尼瑪多吉深有感觸。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們一邊植樹造林,建綠色籬笆、瓜果庭院,一邊推動道路硬化、管網入地,村容村貌越扮越靚,才引來越來越多的游客。嘎拉村,完成了從美麗“桃花村”到致富“桃花源”的蝶變。

  好風光不止於此。嘎拉村外20多公裡,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正是雅尼國家濕地公園所在地。初秋,雅尼濕地碧波蕩漾,沙洲綠樹,滿目青翠。

  作為濕地公園的管護員,林芝鎮立定村村民尼瑪平措每天進行3次巡邏管護,風雨不誤。監測動植物、清理污染物,他與44名同事一起,守護著這片8000多公頃的美麗濕地。

  “如果早來幾年,則是另一番景象。”巴宜區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姜文濤說,尼洋河水量季節變化大,洪水期水流湍急、沖刷力強,而枯水期水位較低,導致部分灘涂裸露,給濕地保護帶來不小挑戰。

  “為防止濕地萎縮,我們栽植柳樹、高山鬆、光核桃等岸坡原生植被,採用生態護岸的方式,實施濕地植被恢復、水域治理等生態持續修復工程,並實行科研生態監測,有效改善了濕地生態環境。”姜文濤說。

  如今的雅尼濕地,草木蔥蘢、生機勃勃。利用獨特的自然風光,巴宜區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適度開發濕地資源,建設了觀景平台、木棧道等基礎設施,為游客提供親近自然的機會,也為村民拓寬了增收渠道。2023年,雅尼濕地游客接待量超過27萬人次。

  巴宜區的宜人生態,隨處可尋。

  依地勢而建的高原城市公園——工布公園,處於秀麗的比日神山和尼洋河之間。青山下、碧水間,微風沁涼舒爽,沿步道慢行欣賞音樂噴泉,在夜市徜徉品嘗各地美味,帶給當地居民和游客愜意體驗。

  雅尼河谷面山生態修復工程一期全面竣工,米瑞鄉宗覺頂生態修復工程如火如荼,現代綠色生態循環產業園等項目陸續實施……越來越多生態工程落地,綠水青山成色更足,民生福祉氣象更新。

  作為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青藏高原有數不盡的生靈草木、賞不完的萬水千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巴宜區最大的發展優勢。”林芝市生態環境局巴宜區分局局長格桑扎西說,巴宜區深入推進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旅游產業,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2023年,巴宜區接待游客36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近34億元。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10日 03 版)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