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就業援藏持續推進

本報記者 鮮 敢
2024年08月29日09: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今年畢業於吉林長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西藏青年倉決卓瑪,第一份工作選擇了湖北省宜昌市的一家民營企業。與她一同前往的,還有68名西藏青年。

  7月15日,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加查縣舉行的2024年“組團式”赴湖北就業歡送儀式上,倉決卓瑪說,“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適應不同環境,不斷提升自己。”

  長期以來,各援藏省市通過持續推進就業援藏,引導轉變就業觀念,鼓勵西藏大學生創業和到區外就業。黨的十八大以來,各援藏省市累計舉辦各類就業援藏招聘活動1800多場次,提供崗位9.3萬余個。

  搭建就業平台

  旦增羅布來自山南市曲鬆縣,大學畢業后在當地嘗試找了幾份工作,要麼專業不對口,要麼收入不理想。得益於湖北省援藏工作隊搭建的就業援藏平台,2023年他順利入職黃石市城市公交集團安服稽查中心擔任安全員。

  經過近一年的時間,旦增羅布已適應了在黃石的生活。“新崗位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得到了同事們的幫助和指導,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了。”旦增羅布說。

  “我們針對在不同企業、不同崗位就業的西藏籍員工,由人社部門和相關單位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指導企業開展結對幫教,通過‘一對一’幫帶模式,更快提升員工技能本領。”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干部、山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張磊說。

  從2020年起,湖北省積極探索開展“組團式”就業援藏工作,累計為西藏提供就業崗位6200多個,吸納山南籍高校畢業生赴鄂就業超500人。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適應在湖北的工作和生活,我們推動設立駐湖北就業援藏聯絡服務中心,在黃石、宜昌、襄陽等地建立就業援藏示范基地、創業就業服務中心,為大家提供職業培訓、創業實踐、跟蹤幫扶等‘一站式’服務。”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領隊,山南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王雲清說。

  目前,在各援藏省市和四川成都已建立18個自治區外就業聯絡服務站,年均提供區外就業崗位超2萬個,幫助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出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融得進、扎得下”。

  強化技能培訓

  “培訓20天,教會17道菜。”擔任“粵菜師傅”培訓班老師的詹明亮和張志文兩位粵菜廚師說,對學員來說,學習確實不容易,但學會后就能演變出不同的菜式,“開一家餐館沒問題。”

  “培訓后,我的廚藝得到很大提升,一些創新菜式得到顧客認可,收入也增加了不少。”格桑玉珍是“粵菜師傅”培訓班的學員,在林芝市工布江達縣經營農家樂,她經常把本地食材和粵菜烹飪方法結合推出新菜式,吸引不少游客前來品嘗。

  近年來,廣東省投資2.1億元建設林芝市高級技工學校,並將“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三項工程與就業援藏工作相結合。“林芝市高級技工學校是西藏第一所公辦高級技工學校。近年來,廣東緊緊圍繞林芝經濟社會發展和重大項目對技能人才的需求,針對性開展技能培訓,為林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培養一批‘高原工匠’。”廣東省第十批援藏干部,林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紀少杰說。

  “學生不僅可以得到免費的課程培訓,還能享受到生活補貼和獎勵基金等。”廣東省第十批援藏干部、林芝市高級技工學校校長周超介紹。目前,學校累計舉辦廚師家政、農村電商、公路養護等職業技能培訓班40余期,培訓學員超過2500人次。

  目前,西藏公辦技工學校都有援藏院校和師資隊伍支持。各技工院校累計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5萬人次,並通過大力推行“訂單定向”“校校聯合”“產教融合”培養模式,不斷提升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質量,畢業生就業率穩定提高。

  帶動創業新風

  頓珠次仁是一名90后,在大學期間就有創業的想法和計劃,但是缺乏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江蘇南京援藏工作組實施“格桑花開人才+”計劃,頓珠次仁成為第一批受益者。

  “扎實的課程培訓,專業的創業指導,給了我創業的信心和勇氣。”頓珠次仁說,自己創辦了一家企業管理服務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超100萬元。

  圍繞就業援藏,南京市通過“訓練+跟崗見習+就業創業技能”的模式開展就業創業培訓,幫助大學生做好就業准備,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就業創業。

  “‘格桑花開人才+’計劃前5批共有145名學員順利結業並就業。今年8月,第六批培訓再度開啟。”拉薩市墨竹工卡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阿旺曲珍說,培訓涵蓋護士、咖啡師、消防等崗位,見習期結束后,學員可在南京、墨竹工卡兩地選擇就業或創業。

  瀾滄江畔,由福建、重慶援藏工作隊支持的昌都經濟開發區“雙創”示范基地、昌都市科技企業孵化器雙雙晉升“國家級”﹔雅魯藏布江邊,由湖北援藏打造的西藏清諾科技產業孵化園已吸引了40家企業簽訂入駐協議,西藏籍畢業生創辦的企業達25家,涉及商貿、科技、農業等多個行業。目前,西藏已建成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鄉鎮創新創業基地等“雙創”載體138家,各類“雙創”載體累計吸納就業3.85萬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29日 07 版)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