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中國華電:為美麗西藏賦能 為美好生活充電

2024年06月19日09:56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位於山南市曲鬆縣的中國華電山南羅布沙光伏項目施工現場,近千名建設者忙碌在施工一線,數以萬計的光伏板組成的陣列區初具規模,讓草壩子變成“光伏藍海”。

  金沙江畔,規劃總裝機5200萬千瓦的金沙江上游國家水風光一體化示范基地各水電、光伏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數十台大型機器轟鳴不斷。項目為周邊的村民提供了運維、后勤服務等就業崗位,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有活兒干、有錢賺。

  這是中國華電服務國家“雙碳”目標,助力西藏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近年來,中國華電聚焦西藏“四件大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和央企擔當,以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和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助力西藏實現更高水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加快項目建設,爭當能源保供主力軍

  在大古水電站中控室內,值班人員正通過顯示屏關注機組運行情況。“電站投產3年來,累計發電超過70億千瓦時,現在每年發電量約佔西藏全社會用電量的五分之一,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中國華電西藏大古公司負責人董偉介紹說。

  近年來,中國華電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水光風儲一體化方式,加快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不斷提升能源保供能力,交出一份又一份亮眼答卷:

  2021年,推動西藏最大內需水電站——大古水電站實現“一年四投、當年全投”,並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是西藏唯一獲此殊榮的電源項目﹔2022年,西藏最大外送水電站、也是區內首個百萬千瓦級水電站——蘇窪龍水電站投產,並建成西藏當期裝機規模最大的那曲市色尼區光伏項目﹔

  2023年,建成拉薩、山南等地5個共40萬千瓦光伏保供項目﹔

  ……

  一個個清潔能源項目建成投產,不斷滿足西藏各族群眾的電力需要,同時也推動西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勇擔保供使命、助力經濟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2024年,中國華電加大在藏清潔能源開發力度,計劃2024年、2025年在藏完成投資300余億元,到“十四五”末累計在藏完成投資950億元,投產和在建裝機突破1600萬千瓦。(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開發和保護並舉,守護高原好生態

  “板上發電,板下放牧”。在海拔4500米的中國華電那曲市色尼區光伏項目現場已變成現實,這也是中國華電助力西藏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生動體現。

  一直以來,中國華電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保護作為能源開發的前提,用心守護雪域高原的萬水千山、生靈草木。

  在水電項目開發建設中,通過研發應用復雜料源制備砂石骨料成套技術,最大限度減少開挖量、避免破壞原生生態,開創青藏高原大型水電工程不設開採料場的先例﹔建成世界海拔最高且落差最大生態魚道﹔開展魚類增殖站溫控技術研究,首創國內魚道智能運行監測系統,在雅江、金沙江上游累計增殖放流珍稀魚類570余萬尾,對流域水生態保護起到重要作用。

  在光伏項目建設過程中,科學布置光伏板安裝,合理提高光伏板安裝高度,實現光伏板上發電,板下放牧自由﹔創新高寒草甸保護工作,採用“起—存—養—復”四步工作法,有效推進草原生態修復,即將草皮從地表帶根帶土掘出,搭設養護“大棚”,在夏季復位返填,超過10℃的暖濕環境讓脆弱的草甸植被快速恢復。

  同時,中國華電還積極參與南北山綠化造林工程,投入8000萬元完成8200余畝造林任務,為拉薩“增綠”貢獻央企力量。

  踐行央企擔當,傾力幫扶促振興

  2024年5月,在國務院國資委召開的中央企業助力鄉村振興經驗交流會上,中國華電參會代表講述了中國華電駐村工作隊在昌都市江達縣外沖村帶領群眾發展木刻產業增收致富,並幫助該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的先進事跡。

  江達縣外沖村村民以前主要以種青稞、養牛羊和挖菌類為生,村裡沒有集體經濟。2018年,中國華電駐村工作隊入駐外沖村,通過調研,了解到村裡的波羅古澤刻版制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后,聯合村“兩委”班子,把保護傳承非遺文化和培育產業“造血”功能結合起來,深入挖掘木刻技藝價值,組織成立木鬆民族手工藝公司,協調簽訂超過1億元的長期供貨協議,幫助200余名群眾穩定就業,累計增收1200余萬元。2023年7月,木刻藝人澤培還應邀赴深圳參加中國慈善博覽會,古老的木刻技藝從小山溝走向大舞台。

  與此同時,中國華電駐村工作隊結合“古智藏文書法”技藝,組織村民開發藏式木刻文創產品,推動非遺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如今的外沖村,已發展為集木刻、書法、藏香、藏紙、烹飪、藤藝、度假營地等為一體的致富產業聚集地,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一張亮眼名片。

  “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華電駐村工作隊的幫助。現在,我們村的發展蒸蒸日上,大家的日子也越來越好,還吸引了不少外地就業的大學生回鄉創業呢!”談起村子的發展變化,外沖村黨支部書記土扎激動地說。

  近年來,中國華電依托清潔能源開發,建立長效幫扶機制,通過吸納群眾參工參建,累計解決務工崗位4200余人,助力群眾增收1.8億元﹔投資2600萬元建設水電搬遷村民新居,讓30戶75名村民居住條件實現質的飛躍﹔援建尼瑪光伏項目,緩解9000余名群眾用電難﹔採購西藏建材5.23億元,消費幫扶2600余萬元﹔招聘西藏籍大中專畢業生81名,定向培養44名建檔立卡貧困生並安置到華電工作,實現更加穩定長效的幫扶……一系列的數據背后,是中國華電服務西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擔當作為與生動實踐。(王永紅)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