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阿裡地區革吉縣革吉鎮森布村:

滿目皆新景 幸福踏歌來

2024年06月10日11:21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時值六月,阿裡地區革吉縣革吉鎮森布村天高氣爽,微風吹過獅泉河面,拂動著草原上的小草。草甸上星星點點的羊群像一個個跳躍的音符,奏響了充滿活力的幸福樂章。

  森布村平均海拔4700米,草場面積340萬畝,全村牲畜存欄總數25275(隻)頭,屬於純牧業村。近年來,森布村產業快速發展,人居環境極大改善,牧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幸福洋溢在村民們的臉上。

  白瑪:趕著牛羊奔小康

  走進森布村二組那貢姆牧業點的綿羊短期育肥基地,隻見牧民正把一隻隻膘肥體壯的羊拴起來。一時間,羊叫聲、吆喝聲在羊圈裡交匯成了一支別有韻味的“牧羊曲”。

  “以前合作社裡沒成立短期育肥項目時,村裡牲畜出欄率普遍偏低,經濟效益也不好。”森布村綿羊短期育肥基地負責人白瑪對記者說,“現在,你們看到的這些羊基本上喂5個月就能出欄,體形更大,肉產量更高,到市場上也能賣個好價錢。”

  說到森布村的綿羊短期育肥項目,就不得不提白瑪養殖致富的故事。

  今年53歲的白瑪是地地道道的牧民,從小就和牛羊打交道。頭腦靈活的他一有閑暇時間就琢磨怎樣才能把自家牛羊養好,讓家裡過上更好的生活。

  2008年,白瑪得知白山羊絨受市場歡迎后,他毫不猶豫地把自家600多隻綿羊全部換成了白絨山羊,潛心鑽研白絨山羊的養殖技術。通過一家人的勤勞苦干,第一年,白瑪家僅出售羊絨就增收了3萬余元。

  “雖然那兩年賣羊絨賺到不少錢,但是飼養白絨山羊需要精細管理,投入的時間精力更多,而我們家裡人手不夠用,便沒再繼續養白絨山羊了。”白瑪回憶道。

  2011年,白瑪又將心思重新投入到了綿羊養殖中。他把先前的白絨山羊跟村裡人交換后,重新飼養了500隻綿羊,又掙了一筆錢。最近幾年,眼瞅著牦牛養殖利潤豐厚,白瑪再次果斷地飼養起了牦牛,現在家裡牦牛有上百頭。

  這些年來,白瑪憑著一股闖勁韌勁和對牧業發展的敏銳“嗅覺”,把牛羊養殖做得越來越好,連續幾年牧業年收入超過10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戶。

  “自己富了,但不能忘了鄉親們啊!”白瑪如說,“村合作社建成綿羊短期育肥基地和牦牛短期育肥項目后,推選我當負責人。想著能用自己的養殖經驗來幫助鄉親們,我就立馬答應了。”

  2019年,森布村綿羊短期育肥基地成立﹔2022年,牦牛短期育肥項目投入使用﹔2023年,合作社通過各類銷售渠道出售綿羊20隻、牦牛21頭,向全村群眾進行了分紅。

  “現在我們這兩個項目還處於起步階段,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讓群眾增加更多收入。”白瑪自信地說。

  佔堆:為民服務不停歇

  在森布村合作社便民批發商店,記者看到面積不大的小店貨架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從柴米油鹽到糌粑、零食、飲料等應有盡有。前來購物的村民進進出出,銷售員佔堆忙得不可開交。

  出生於1963年的佔堆是土生土長的森布村人,也是有著30余年黨齡的老黨員。20歲時,佔堆通過培訓成了村裡的一名獸醫,接下來,他又先后擔任過村會計、村團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等職務。直到退休,佔堆在村干部崗位上干了27年,有著良好的口碑。

  2023年,在縣政府和駐村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投資165萬元的村合作社商品房於2023年6月建成並投入使用。村合作社利用商品房開設便民批發商店,需要一名值得信賴的銷售員。佔堆被群眾和村干部一致推選為商店銷售員。

  “我是一名老黨員、老干部,隻要村民需要,我就義不容辭。”佔堆告訴記者。

  佔堆不僅要照顧老伴,還要照顧30歲的殘障兒子。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一個人掙錢維持。卸任村干部的十幾年來,他在工地上開過大車,也在磚廠裡打過工,從未停歇。

  森布村黨支部書記班旦說:“佔堆在商店擔任銷售員,每月隻有1500元的工資,但他卻放棄其他工資較高的工作機會,來為群眾服務。大家都很感激他。”

  此外,佔堆還是森布村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一名調解員,村裡哪裡有糾紛,哪裡就有他的身影。2021年至今,他以豐富的經驗和強烈的工作責任感,累計為群眾調解婚姻、草場區域劃分等糾紛50余起。2023年,他被司法部授予“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稱號。

  貴桑:開啟幸福新生活

  “森布村共有294戶1055人,其中38戶易地搬遷到了革吉鎮福康社區、3戶易地搬遷到了獅泉河鎮康樂新居。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這些搬遷戶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班旦介紹道。

  貴桑一家,就是在2016年搬進康樂新居的三戶人家之一。

  記者來到貴桑家裡,看到家具家電應有盡有,牆壁、地面和暖廊也進行了精致裝修,小康氣息扑面而來。

  貴桑在小時候父母就去世了。在未成年之前,他一直寄居在親戚家裡,幫忙放牧。過了18歲,他隻身一人到革吉縣縣城找工作,先后當過門衛、環衛公司監督員、學校后勤人員、燒煤工,后來順利成了家。

  “我家有7口人,其中5個小孩。在沒搬到這裡之前,妻子需要在家照顧孩子,家裡主要收入來源就是我在縣城打工掙的微薄工資,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貴桑回憶說,“2014年,我遭遇交通事故,一隻腿受到嚴重損傷,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好在2016年,在革吉縣委、縣政府的安排下,貴桑一家搬進了康樂新居。

  “在這裡,不僅有功能完善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幼兒園、物業管理中心、商鋪等配套設施,家裡的水電暖也都一應俱全,讓我們實現了從牧區到城市、從貧困到小康的跨越。”貴桑告訴記者。

  搬進新家后,貴桑夫妻倆努力想辦法實現增收,開始做起了傳統手工藝品生意,還開了視頻直播,妻子開了茶館,一家人的生活可謂芝麻開花節節高。

  “現在,我們家收入好的時候,一年就有15萬元,日子真是越過越有盼頭了。”貴桑樂呵呵地說。

  致富路越走越寬,小康景越來越美,森布村恬靜愜意的美好生活正在給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勾線著色。(永青 溫凱 洛桑旦增 達珍)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