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惠民措施 增進民生福祉
——出席全國兩會的西藏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努力促進低收入群體增收”。
“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
“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服務水平。”
……
連日來,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2024的政府工作任務,引起了出席全國兩會的我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熱烈討論。大家紛紛表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線職責,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扎實做好各項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藏醫藥作為我國寶貴的傳統醫藥,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於人類的健康事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西藏藏醫藥工作以創建“四個世界一流”為目標,大力推進藏醫藥“醫、教、研、產”協同發展,為保障各族群眾健康、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現在也能看到,自治區通過持續不斷的科技創新,形成了藏藥七十味珍珠丸、坐珠達西、仁青常覺等高水平研究成果,藏藥在治療急危重症,解決人們面臨的健康需求方面的作用已經十分凸顯。”全國人大代表、西藏甘露藏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主任次仁措姆告訴記者。
次仁措姆表示,盡管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需進一步強化藏醫藥文化保護傳承與開發利用。相信在黨和政府領導下,持續在藏藥新藥開發、生產技術改造、藥材進口、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提供政策、資金與人才支持,藏醫藥這一傳統文化的瑰寶必然能夠保護好、傳承好、創新好。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大力改善農村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這讓一直關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補齊電力設施短板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拉薩供電公司四級職員扎西尼瑪很是振奮。
“這些年來,西藏廣大農牧民群眾實現了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扎西尼瑪介紹說,從2011年第一條“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建成投運,再到川藏、藏中和阿裡聯網三條“電力天路”相繼建成,西藏大電網已覆蓋全區74縣(區、市)。
與此同時,由於西藏地域范圍廣、自然條件復雜,電網建設與運行維護難度較大、投入成本較高,成為扎西尼瑪這樣關心西藏電力事業發展的代表關注的內容。在他看來,目前,西藏農網基礎總體仍然薄弱,離網地區供電短板尤為突出,農網建設改造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扎西尼瑪表示,下一步,國網西藏電力將切實發揮駐藏央企作用,加強西藏電網規劃與各級政府規劃有效銜接,在大電網延伸困難區域,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微型電網建設,解決偏遠地區供電難度大、成本高等問題,提升用電可靠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阿裡地區把衛生健康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進行安排部署,全面推進健康阿裡建設。通過長期援藏、組團式援藏、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等形式,帶動提升衛生工作人員技術水平﹔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健全地區衛生健康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大力推進和完善農牧區醫療制度、大病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保障制度實施……在醫療技術提升方面捷報頻傳,有力提升了廣大人民群眾醫療健康獲得感和幸福感。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繼續做好重點傳染病防控”“著眼推進分級診療,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筑牢人民群眾健康防線”等。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醫療工作者,我深知在基層、在高海拔地區醫療條件和水平相對較弱,所以今年我提出了改善高海拔地區醫療水平的建議,希望能在病有所醫上持續發力,讓各族群眾充分享有基本醫療保障和高科技醫療服務。”住藏全國政協委員、阿裡地區藏醫院院長扎西頓珠說。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回望過去一年,自治區出台居民增收政策措施。農牧民轉移就業64.7萬人、實現勞務收入65.6億元﹔應屆高校畢業生區外就業3605人,創歷史新高﹔西藏班新增招生計劃605名﹔推進醫聯體醫共體建設,新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2個﹔包虫病應治盡治,大骨節病願治盡治﹔基本醫保率先實現省級統籌﹔體育健兒獲得重大賽事獎牌109枚﹔西藏美術館、大劇院投入使用,文化惠民活動深入開展……一張張民生成績單,給百姓生活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可喜變化。
站在新的起點,代表委員們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區各族干部群眾團結奮斗,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