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上的線路“體檢”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雨水”過后,地處海拔近5000米的青海省唐古拉地區依舊寒氣逼人,寒風更是格外“猙獰”,鉚足了勁兒往人衣服裡“鑽”。2月22日清晨,青藏集團公司唐古拉線路車間雁石坪線路工區副工長馬濤和他的工友身著棉衣,乘坐鐵路維修工程車直奔k1306+000米處,准備對線路進行“體檢”,為春運期間線路維修提供可靠的數據。
青藏鐵路格拉段有一半的線路在海拔40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在零下5攝氏度,極寒氣溫可達零下35攝氏度。“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四季穿棉襖”,這是對那裡惡劣自然環境的真實寫照。
10:30時,隨著“天窗”命令下達,防護員薩吉按照規定建立起防護體系,作業負責人馬濤和其他人連拉帶拽,合力把50多斤重的軌檢小車運到20米多高的線路上,對儀器進行標定后,開始對線路進行“體檢”。
“嘟,嘟……”當走過一處鋁熱焊縫時,軌檢小車發出警報聲。副工長馬濤屏住呼吸,兩手穩住軌檢小車,目不轉睛地盯著儀器的顯示屏:“身后10米處,線路有6毫米的高低超限。”
話音剛落,工友穆偉已雙手撐著鋼軌,身體匍匐向前傾著半跪在軌枕盒裡,兩眼順著軌頭下顎向前瞅著:“k1311+780米處左股31號鋼軌焊縫處高低不良。” 寒風不停地吹,對線路病害處所進行了標記后,工友穆偉摘掉手套擦了擦挂在眉梢的霜雪,右手五指合攏半攥著拳頭,哈氣暖了暖指尖,將存在的問題記錄在檢查本中,然后繼續向前移動檢查。
“與往常相比,我們縮短了線路檢查周期,加強對線路薄弱處所、氣壓焊、鋁熱焊等處所的檢查,對發現的線路病害及時記錄分析,結合每周生產布置進行安排處理,確保線路設備安全穩定,行車安全萬無一失。”唐古拉線路車間主任馬福忠介紹。
午后,強勁的西北風絲毫未停,雪借風勢、風賦雪魂,寒風不時橫吹掃過,夾雜著雪粒不時扑打在作業人員的身上,使人不禁打哆嗦。
遠處的雪山,沉默無語。他們為線路“體檢”工作仍在繼續……(徐馭堯 陳少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