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帶著泥土芬芳 記錄奮斗足跡(新春走基層·特別報道)

——本報2024年“新春走基層”活動回眸

2024年02月24日10: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進民居 下田地
  喜看鄉村全面振興的景象
  本報總編室編輯張佳瑩:新春之際,我和同事張武軍來到去年受到極端降雨影響的河北保定市淶水縣九龍鎮。採訪中,鄉親們說,“更好了”,基層干部卻說,“還不夠”。我想,正是因為心裡裝著這些“還不夠”,才會更加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好一件件好事實事。
  圖為張佳瑩(左)在村民家中採訪。
  本報記者 張武軍攝

  本報山西分社記者鄭洋洋:這段時間,正是採藕農戶最忙的時候。我在山西運城市黃河邊的薛公村體驗了一次挖藕。站在泥巴裡深一腳淺一腳,還要俯低身子摸藕,很不容易,不一會兒腳掌就變得冰涼。近年來,當地發展特色產業,有的村民一個月就能賺將近1萬元,這正是,幸福的生活要用勤勞的雙手創造!
  圖為鄭洋洋(右)在和村民挖藕。
  薛國磊攝

  本報貴州分社記者程煥:春節期間,我搭著穿梭於貴州苗嶺山區的5639次列車沿途採訪。趕集賣貨、外出求學務工,它是沿線群眾出行的重要選擇。這趟“慢火車”,助力農產品走出去,助力老鄉腰包鼓起來,給老鄉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
  圖為程煥(右)在採訪准備搭車進城賣菜的群眾。
  姚晶權攝

  本報雲南分社記者葉傳增:節日的鮮花,表達著人們對新春的祝福。在雲南昆明市的一個花卉產業現代化示范園裡,我看到了集智能溫室、水肥一體化、無土栽培於一體的種植新模式,見証了從“靠天吃飯”到智慧農業的轉型升級。盛開的鮮花,就像今日的中國,充滿生機與活力。
  圖為葉傳增(左)在學習田間管護。
  李發興攝

  探園區 巡海岸
  感受經濟社會發展的脈動
  本報江蘇分社記者姚雪青:前段時間,我來到江蘇高郵市的一個電商產業園,參觀了這裡的直播間、物品倉庫等,還結識了一些創業青年。
  採訪中我了解到,他們為家鄉的特產帶貨,也為自己的夢想拼搏。我們作為記者,應將更多目光投向他們,記錄那些朝氣蓬勃的奮斗者。
  圖為姚雪青(右)在採訪產業園負責人。
  尤炳元攝

  本報福建分社記者劉曉宇:春節前夕,我實地探訪了福建廈門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在海上環衛管理站,一群被稱為“海上美容師”的環衛工作者精心保障海岸清潔,參與了美麗中國“廈門畫卷”的建設。碧海銀灘也是金山銀山,在這裡,我們一同見証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圖為劉曉宇(左)在採訪環衛工作者。
  雷堯坤攝

  本報山東分社記者李蕊:前不久,我來到山東煙台市長島南隍城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好幾次出海都因惡劣天氣折返,歷經7個多小時才能到達,與工作人員同吃同住5天……從“一條魚”到“一條鏈”,這次採訪,我感受到科學養殖的力量,展望未來,相信這首“海洋牧歌”會越唱越響亮。
  圖為李蕊(右)在和船員交流。
  林永曉攝

  本報西藏分社記者徐馭堯:在喜馬拉雅山深處,我跟著森林消防員在西藏墨脫縣的密林中穿梭,他們說:“早就走習慣了!”“習慣了”,是我們採訪時常聽到的三個字,但我們不僅要聽受訪者“說”,更要跟著受訪者“干”,這樣才能真正感知到更多工作的細節和堅守的力量,這正是我們抵達現場的意義所在。
  圖為徐馭堯在密林中穿行。
  趙健宇攝

  訪村落 行高原
  體悟用心用情堅守的力量
  本報經濟社會部記者邱超奕: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我跟隨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的飛機檢修員,體驗春運保障工作。上百章維修手冊了然於心,2萬多件工量具精准使用……到時天未亮,走時天已黑,安全順暢出行的背后,是民航工作者的付出。新一年,我要繼續深入行業一線,挖掘更多精彩的奮斗故事。
  圖為邱超奕(中)在聽機務人員講解繞機檢查。
  王莫凡攝

  本報政治文化部記者鄭海鷗:新春之際,我來到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平岩村,這裡自然風光、傳統風貌、文物古跡兼而有之。通過和當地村民和非遺傳承人交流,我聽到了很多致力於傳承創新的精彩故事,這些故事背后,是物質富足、精神富有的美好生活。
  圖為鄭海鷗(右)在和村民交流。
  曹 岩攝

  本報青海分社記者賈豐豐:車子穿過群山,來到可可西裡的茫茫山野,凜冽的寒風中一片寂靜……我和分社同事喬棟的一次採訪行程,是可可西裡一代代巡山隊員的日常。他們常年堅守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而我們用文字記錄、用視頻呈現、用圖片定格,在最動人的守護中,展現責任與使命的內涵。
  圖為賈豐豐(中)和喬棟(右)在給藏羚羊喂食。
  格爾木市委宣傳部供圖

  跟農民一起下田地,探尋科技興農的魅力﹔和旅客一起搭火車,體驗流動中國的生機﹔與工人一起進車間,感受新春開工的干勁……龍年新春之際,人民日報社精心組織、扎實開展2024年“新春走基層”活動,一大批編輯記者奔赴鄉村田野、工廠車間、城市街頭、邊疆哨所,在扎實採訪中增強腳力,在敏銳觀察中增強眼力,在深刻思考中增強腦力,在用心記錄中增強筆力,腳下帶著泥土的芬芳,採寫了一系列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報道。這些作品角度多、切口小、接地氣,呈現歡樂祥和、喜氣洋洋的新春圖景,定格團結奮進、隻爭朝夕的追夢身姿,記錄溫暖和諧、欣欣向榮的錦繡中國,引發了廣大讀者和網友的共鳴。

  今年的“新春走基層”漸近尾聲,但“走基層”永遠在路上。這裡,我們選取部分編輯記者“行”的畫面、“走”的感悟,記錄實踐、總結經驗,為新一年繼續扎根基層、深入群眾積蓄能量!

  (本報記者  宋  宇)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4日 05 版)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