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 培育打造新增長點

——西藏加快構建高原特色“533”輕工業高質量發展體系

王超
2023年09月26日13:27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西藏尚廚炊具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內,在壓力鍋組裝線上忙碌的工人們。記者 王超 攝

  浪卡子縣格拉夏手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機織設備。 記者 王超 攝

  輕工業涵蓋衣、食、住、行、教等多個民生領域,是重要民生產業和我國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把發展高原輕工業作為推動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擴大就業和改善民生、加快鄉村振興、鞏固民族團結和固邊興邊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實踐符合西藏實際的高原輕工業發展道路,以西藏特色資源為基礎,以著力改善民生、助力高原美好生活為導向,著力補齊高原輕工業發展短板,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培育打造新增長點,加快構建高原特色“533”輕工業高質量發展體系,初步形成了以農畜產品加工、中藏藥、天然飲用水、民族手工業等為主體,高原烹飪炊具、高原用氧健康等為補充的高原輕工業發展格局。

  做大做強農畜食品精深加工等產業

  近年來,安琪集團發揮研發、品牌及渠道等優勢,建成宜昌市生物技術公共服務中心援藏分中心,支持西藏雅江實業實現核桃蛋白肽產業化,開工建設年產200噸益生菌菌粉的益生菌產業化項目,助力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

  “益生菌產業化項目總投資5億元,分期實施,一期項目預計2023年12月投產,產值約3億元。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實現高原益生菌本土產業化,促進高原特色微生物產業發展﹔帶動加查核桃深加工及關聯產業,推動傳統特色產業提檔升級,對帶動農牧民就業增收、壯大集體經濟等發揮重要作用。”安琪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農畜食品精深加工業是我區重點支持、做大做強的五個產業之一。近年來,我區以提高青稞、肉、乳、林果加工等產品附加值為重點,推進農畜食品精深加工業規模化、高端化、精細化、功能化、系列化發展。到2025年將實現規上產值10億元﹔2030年將達到20億元,培育區內產值5億元以上農畜食品加工龍頭企業2—3家,基本建成現代化農畜食品精深加工產業體系。

  在高原特色釀酒業發展方面,以青稞啤酒、青稞白酒、傳統青稞酒、高原葡萄酒等為重點,推動高原特色釀酒業特色化、系列化、品牌化發展。到2025年將實現規上產值8億元,2030年將達到18億元。

  在高原烹飪炊具產業發展方面,聚焦安全性、適用性、便捷性等要求,以拉薩市為重點,推進高原烹飪炊具產業特色化、系列化、多元化、品牌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到2025年將實現規上產值5億元,2030年將達到8億元。

  在天然飲用水產業發展方面,聚焦提升品牌、拓展渠道、做大做強,推動天然飲用水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加強源頭資源整合,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布局大包裝產品。支持化妝用水、母嬰用水、禮儀用水、醫療保健用水等新產品開發生產。到2025年將實現產銷量70萬噸,規上產值8億元﹔2030年將實現產銷量170萬噸,規上產值2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區內市場佔有率80%以上,引進1—2家全國飲用水行業龍頭企業,打造一批生產管理先進、質量控制優良、品牌知名度高、市場影響力大的企業集團。

  在中藏藥產業發展方面,圍繞拉薩、林芝、日喀則、山南、昌都、那曲等地打造一批中藏藥產業集聚區,協同推進原料基地建設、科技研發創新、標准體系完善、產業龍頭培育,協調發展藏藥材、藏藥飲片、藏藥成方制劑,推動中藏藥產業標准化、高端化、規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到2025年將實現規上產值35億元,2030年將達到55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

  做優做新民族手工等產業

  8月17日,2023年西藏唐卡藝術文化展在拉薩開展,活動共展出160幅精品以及文物級別唐卡。

  展覽從“展、論、游、銷”四個維度,分別以“匠心藝境”“數字賦能”“建圈強鏈”“文旅融合”為板塊主題,開展了唐卡展覽展示展銷、唐卡藝術論壇交流、非遺動態展示及唐卡繪制體驗系列活動。其中,“匠心藝境”唐卡主題展共分為5個板塊,既有展現西藏和平解放、大美西藏系列新時代題材唐卡,也有當代精品唐卡藝術品,還有公元14世紀至19世紀文物級別唐卡藝術品。值得一提的是,展覽展出了“三國”“水滸”“格薩爾王”等題材的系列唐卡。

  拉薩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面對市場新需求和群眾新期盼,拉薩市大力支持唐卡藝術產業園和非遺博物館等一批文旅類產業園(區)和文化場(館)落地文創園區,實施唐卡藝術產品的市場化、產業化、數字化、精細化運作,推進唐卡藝術品制作、加工、展示、銷售、研習、體驗、線上銷售一體化運營,形成了一批有實力的唐卡生產企業和有影響力的唐卡文化品牌。

  民族手工業是我區重點發展、做優做新的產業之一。近年來,我區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推動民族手工業傳承創新,與現代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創意深度融合,以唐卡、金屬工藝品、藏式家具、藏香藏紙、民族服飾、傳統雕塑、裝飾彩繪、陶器等為重點,以拉薩、日喀則為核心增長極,實現特色化、精品化、定制化、品牌化、數字化發展。到 2025 年將實現規上產值 1.3 億元,2030 年將達到 2 億元,年均增長 10%以上。

  在高原用氧健康產業發展方面,面向高原群眾和游客用氧需求,建立完善制氧、供氧、供氧終端、用氧設備等“制、供、用”氧產業鏈,推動高原用氧健康產業多元化、規范化、親民化發展。到 2025 年將實現規上產值 5 億元, 2030 年將達到 10 億元。

  在新型包裝材料產業發展方面,以滿足本地產品包裝需求為導向,以滌綸樹脂(PET)瓶、金屬罐、包裝紙箱等產品為重點,強化拉薩市生產基地輻射作用,推動包材制造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到2025 年將實現規上產值 2 億元, 2030 年將達到 4 億元。

  做精做專生物發酵制品等產業

  具有上千年制作歷史的傳統發酵牦牛酸奶中蘊藏著豐富並具有特殊生物學功能的鄉土乳酸菌菌種,是全球極端環境條件下寶貴而特有的微生物種質資源,同時也是我國藏族群眾重要的飲食和經濟來源。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旭生教授團隊經過近10年研究,發現青藏高原傳統發酵牦牛乳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數量高於其他傳統發酵乳。

  在5個生態區中,位於青藏高原西部(氣候環境最惡劣,海拔4591米至4977米)生態區的樣品德氏乳杆菌相對豐度最低,但唾液鏈球菌和嗜熱鏈球菌相對豐度最高。溫和氣候生態區的樣品細菌多樣性較低,但真菌多樣性較高。

  該研究提供了青藏高原傳統發酵牦牛乳中微生物資源概況的重要信息,生態區域對傳統發酵牦牛乳的微生物組成有顯著影響。從而建立起青藏高原傳統發酵牦牛酸奶源鄉土乳酸菌種質資源庫,為自主知識產權乳酸菌菌種的研發提供了寶貴的乳酸菌菌種資源。

  郭旭生介紹,研究團隊已與哈爾濱美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全面合作開發協議,共同建立了益生菌與生命健康校企聯合研究中心,旨在通過產學研合作,充分發掘利用我國青藏高原這一特有的鄉土乳酸菌種質資源,為大健康產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生物發酵制品產業是我區重點推進、做精做專的產業之一。近年來,我區以青稞、辣椒、牦牛乳等農產品原料為重點,積極開發發酵型調味品、高原益生菌等高附加值產品,推動生物發酵制品行業特色化、高端化、系列化、品牌化發展。到2025年將培育1—2家規上企業,實現產值0.5億元以上﹔2030年將培育2—3家規模以上企業,規上企業產值突破1億元。

  在高原特色飲品和精制茶加工業發展方面,以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那曲等地為重點,依托西藏特色自然飲品資源和文旅資源,促進高原特色飲品和精制茶加工業規模化、高端化、品牌化發展。到2025年將實現規上產值1億元,2030 年將達到2億元。

  在皮革毛紡產業發展方面,發揮西藏皮革、毛紡天然、舒適、綠色等品質特性,以山南、日喀則、那曲等地為重點,加強與區外龍頭企業對接,推動皮革毛紡產業特色化、品牌化、多元化、輕奢化發展。到2025年將實現規上產值1億元, 2030年將達到2億元。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