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瑪達邊境派出所:聚焦“小切口” 服務“大民生”
這是薩瑪達邊境派出所包村民警簡光福(左一)給薩瑪達村村民贈送愛心蔬菜。記者 王莉 攝
沿219國道一路南行,地勢越來越高,綠意越來越濃!
一座座懸挂著五星紅旗的藏式民房掩映在叢叢綠蔭中,透出勃勃生機。向車窗外遠眺,“村史館”、黨建“會客廳”和“固邊興邊富民”示范基地依稀可見,村民載歌載舞,與金燦燦的油菜花田構成一幅絢爛畫卷。
如今,祖國西南邊陲的小村落,盡顯一派繁榮景象。
居民美好生活寫照的背后,是西藏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薩瑪達邊境派出所以黨建為引領,探索建立邊境治理工作新模式,凝聚黨政警民四方力量,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實現了黨建“一子落”,治理“滿盤活”的工作目標。
薩瑪達邊境派出所成立於2010年,位於日喀則市康馬縣南部,擔負著17余公裡邊境線巡邏管控和轄區治安管理任務。
2022年以來,薩瑪達邊境派出所聚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立足邊境管控實際,將轄區分為3個警區7個網格,每個警區劃定所屬民警、綜治委員、輔警和聯防隊員,在邊境一線、通外山口和駐村警務室開展聯合執勤,打造“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的“網格化”治理體系,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不斷增強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根據各村人口分布特點,薩瑪達邊境派出所與鄉黨委和村支部開展警地支部共建,在邊境踏查、聯勤聯動、聯防聯治、為民服務等工作上加強協作,有力推動了黨建工作向邊境前沿延伸。“派出所進一步優化力量搭配,選派業務強、素質高的民警下沉各村精准幫扶。”派出所教導員耿曉陽說,6月,全所16名民警分批下沉孟則村67戶人家,實行黨員“三包”,即包村包戶包片,主動面向群眾征集、發布“微心願”,完善收集、登記、發布、領辦、落實、反饋和銷號工作機制,每名黨員每年領辦群眾“微心願”不少於1件。
“微心願”是承接資源、精准服務、高效管理的載體,能為群眾提供更精細高效的服務。薩瑪達邊境派出所所長崗嘎加措介紹說,派出所將繼續探索“網格化”治理模式,通過優化隊伍建設,加強資源整合,提升業務能力,為群眾提供精准“微服務”,不斷滿足群眾“微心願”,讓“網格化”治理發揮出“大能量”。據統計,“微心願”活動開展以來,由派出所民警根據具體情況自行接單,設立微心願志願服務日,截至目前已收集“微心願” 23條,接單心願23條,辦結心願22條,接單率100%,辦結率95%以上。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在和同事們的交談中,細心的崗嘎加措發現,由於綠色蔬菜不易保存,當地百姓家裡的餐桌上很少有綠色菜肴。
為了讓綠色、健康“飛”進百姓家,薩瑪達邊境派出所對所內的陽光棚進行翻新改造,通過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與排水、農田防護等一系列綜合措施,不斷提高耕種水平。
7月的高原,陽光炙熱,薩瑪達邊境派出所蔬菜大棚內已是滿目滴翠,成熟的西紅柿宛如一個個火紅的小燈籠點綴在綠葉間,煞是喜人。小白菜、生菜、黃瓜等各類蔬菜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田地劃分為5塊,由下轄的5個行政村包干民警認領。4月播種,7月初組織黨員民警採摘新鮮果蔬,給村裡的困難群眾、孤寡老人及殘障人士送去。”民警馬旭東嘴角上揚,開心地說。
7月1日,薩瑪達邊境派出所蔬菜大棚內一派豐收的景象,一袋袋新鮮的黃瓜、小白菜、西紅柿等愛心果蔬通過仔細分裝后,被一一送至五村三十余戶群眾家裡。
“今晚有新鮮蔬菜吃了!”抱著5歲的孫女,轄區村民旺姆奶奶笑著說。
一棵棵蔬菜是民警的愛心和關懷,真正暖進了村民心裡。“群眾的難點痛點就是我們辦實事工作的著力點。哪裡有需要,哪裡就要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的身影。”所長崗嘎加措表示。
聚焦“小切口”,服務“大民生”,不僅搭建起為民辦實事的“加速器”“連心橋”,也進一步強化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看到黨旗,我們的心裡一下就踏實了。”薩馬達村村民羅杰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事實証明,哪個派出所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得好,哪個鄉就秩序井然,哪個鄉發展步伐就快。有了健全有力的基層組織,強邊固防,就有了震不垮的‘主心骨’!”派出所教導員耿曉陽由衷感嘆。
如今,薩瑪達鄉群眾時刻能感受到邊境民警就在身邊,真正嘗到了穩邊固防帶動興邊富民的甜頭,文明和諧的民風鄉氣悄然綻放在家家戶戶。
這是薩瑪達邊境派出所民警在大棚裡採摘蔬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