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冰川的年輕人(青春派)
德吉在冰芯庫查看冰芯樣本。 |
旦巴塔杰介紹冰川情況。 |
無人機航拍青海長江源地區的冰川與湖泊。 |
王飛騰在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綜合觀測場觀測。 |
冰川不僅是美麗的自然風景,也是重要的生態資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雪山冰川、江源流域、湖泊濕地、草原草甸、沙地荒漠等生態治理修復,全力推動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日前,記者採訪了3位保護冰川的年輕人,聽他們講述以青春力量守護冰天雪地的故事。
——編 者
王飛騰:
探尋冰川保護新路徑
走進王飛騰的辦公室,兩個“冰墩墩”分外顯眼,“北京冬奧會賽道的人造冰狀雪,是我們團隊參與研制的。”他解釋。
80后王飛騰,是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與冰川結緣近20年。“2004年,第一次實地接觸冰川。”王飛騰說,當時,他剛讀研究生,跟隨導師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在受到巨大震撼中,開啟了冰凍圈科學研究。“冰川是冰凍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光是氣候變化的重要驅動因素之一,更是反映氣候變化的記錄儀和警報器。”
我國擁有冰川48571條,總面積超過5萬平方公裡,冰儲量約為4500立方千米。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冰川在加速消融,尤其是數量眾多的小冰川,人工如不干預,將面臨全面消融。2019年的一天,王飛騰去達古冰川參加活動,到了之后發現,那裡交通方便、距市區近,“非常適合做冰川保護研究”。達古冰川風景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境內達古雪山上,屬於典型的海洋型冰川,加之總面積較小,對氣候變化的反應尤為敏感。“研究發現,2020年該地區冰川總面積為1.7平方公裡。”王飛騰說,過去50余年時間,隨著氣候變暖、地震災害和人為影響,達古冰川的面積縮減了70%,“保護迫在眉睫。因為按照當時的速度消融,5到10年后,達古冰川就會徹底消失”。
2021年8月,王飛騰帶領團隊登上位於四川的達古冰川,做了減緩冰川消融實驗。“結果証明,方法有效。”王飛騰說,實驗兩個月,減緩冰川消融一米多,“我給這個實驗取名叫給冰川‘蓋被子’”。
“蓋被子”的靈感,源自冬奧會。“當時我們團隊還承擔了為北京冬奧會滑雪場儲雪的工作。”王飛騰解釋道,儲雪就是在冬天下的新雪上覆蓋隔熱反光布料,將雪儲藏起來,目前的技術,能讓雪完整保存兩年,等用的時候再取出。“這就像是把雪藏進冰箱。”王飛騰停頓一下說,他當時就想,這個辦法或許可以用在冰川保護上,“因為太陽直接輻射,是引起冰川消融的主要熱源。若在冰川表面鋪設隔熱和反光材料,增大冰川表面的反照率,會起到減緩冰川消融的效果”。
每年8月,正是達古冰川消融季,王飛騰選取了500平方米的試驗場。“我們在冰川表面鋪設隔熱和反光材料,增大表面反照率,阻擋太陽輻射和冰川的熱交換,以減緩消融。”王飛騰說,之后,每周進行一次冰川物質平衡觀測,兩周進行一次數據匯總。兩個月后,王飛騰通過對比數據發現,“蓋被子”的冰川消融速度明顯變慢,與沒做任何防護措施的冰川相比,減緩消融厚度達到1米。
“我希望通過實驗,為探尋冰川保護路徑提供借鑒。”近年來,在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王飛騰還帶領團隊做了人工降雨增雪減緩冰川消融實驗。“不斷尋找辦法保護,為的是延續冰川‘壽命’。”王飛騰說,未來,他還想嘗試把造雪機拉到冰川上,將湖水直接造成雪保護冰川,目前已聯系好造雪機廠家,時機成熟時將在達古冰川展開實驗。
王飛騰說,過去50年來,由於氣候變暖,全球冰川加速消融退縮,造成海平面上升、水循環變化、冰川災害增加,引發人們高度關注。科研之余,他一直在做冰川知識科普講座,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為中小學生開展冰雪科普講座,在蘭州等地的高校普及冰雪知識,希望更多人關注冰川保護,“因為保護冰川,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王飛騰說,冰川對於穩定氣候有重要作用,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特別是我國西部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多數來自冰川消融,“我希望通過冰川保護實驗,不斷探尋冰川保護新路徑”。
德吉:
探索冰芯中的氣候故事
跟著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德吉的腳步,記者走進了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高原冰芯庫。緩緩推開厚重的鐵門,寒氣扑面而來,櫃子上滿滿當當擺放著青藏高原各地冰川中鑽取的冰芯,上面詳細標注著冰芯來源。
今年33歲的德吉已經和冰芯打了10年交道,從讀研究生開始,她的生活就和這些冰芯結下了不解之緣。
“冰芯是從青藏高原海拔5000米以上的冰川積累區連續鑽取的圓柱狀冰體。通過青藏高原冰芯研究,研究人員可以重建過去百年、千年甚至萬年尺度的青藏高原氣候和環境變化。”德吉告訴記者,“冰芯能記錄過去的溫度、降水、沙塵、生物物質燃燒、微生物、大氣環境成分和大氣環流等信息,對我們認識青藏高原氣候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今能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對德吉來說,冰芯曾經是一個十分陌生的概念。那時,她剛開始進入冰芯研究,缺乏相關知識,隻能努力自學,積累基礎知識。
德吉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和老師們見到冰芯的場景。那是她剛讀研究生的時候,跟著研究團隊到西北處理冰芯。在冷庫裡,老師們小心翼翼地把圓柱形的冰芯從中間分開,切成兩半,並按規范進行分類和保存。德吉得知,這些樣本一半會在冷庫裡保存,而另一半將會被用來開展成分分析,從中解讀其記錄的氣候變化。
老師們示范了整個流程,德吉等年輕學生就開始上手實踐。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她和同學們做得越來越順暢,連續幾十天,德吉一直泡在冷庫開展冰芯的分樣、描述和儲存。
慢慢地,在老師們的講解和同學們的交流中,她對這些“冰塊”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冰芯分樣和描述中,大家的分工合作讓這項稍顯枯燥的工作高效起來。師兄師姐們很照顧我,遇到問題大家都願意幫我解答。”德吉說,從一個對冰芯與氣候一無所知的入門者,她漸漸成熟起來,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和研究方向。
這是一個枯燥重復的過程。從打鑽到分樣,再到最后進入檢測,一個環節可能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而對德吉來說,不斷地重復檢測不同冰芯,就是希望從大量的分析數據中發現一些特殊的規律和特點。
問題總是來源於現實的數據。有一次,德吉將自己的實驗結果寫成報告交給老師們。突然,一個老師問她:“為什麼咱們青藏高原的數據和別的地方不一樣?”
這觸發了她的思考。順著老師的問題,德吉開展了一系列分析和研究。為了更全面掌握情況,她找了許多冰芯樣本,最終找到4個符合她要求的樣本。通過分析,德吉漸漸找到了原因所在——青藏高原的季風西風環流及其帶來的降水變化能解釋這裡的數據和其他地區的不同。對德吉來說,這不僅僅是一篇能夠發表的研究報告,更幫助她深刻理解了研究思路——在數據中發現異常,並通過對異常的分析與解釋理解規律。
分析冰芯成分,是為了解碼冰芯中記錄的氣候變化。對德吉來說,拉薩的冰芯庫是一個“大寶藏”。前人已經收集了許多樣本,如何從這些樣本中發現更多科學認識,進而反哺家鄉的生態建設,是她努力的課題。未來,依托於現有的樣本,她希望分析青藏高原冰川積累量的分布情況,並提出相應的機制性解釋,進而更科學地保護家鄉的“冰天雪地”。
“研究冰芯,可以給我們保護冰川提供科學支撐。我們對比不同地點鑽取的冰芯,它們記錄了區域氣候的變化異同性。立足於這些氣候信息,我們可以嘗試對未來的氣候開展預測,並更好地進行冰川保護。”德吉告訴記者。
旦巴塔杰:
在保護一線不斷成長
掐指一算,米堆冰川景區管委會副主任旦巴塔杰在米堆冰川已經工作15年了。米堆冰川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玉普鄉,是許多冰川愛好者向往的目的地。但對旦巴塔杰來說,這片冰川就像他相知相守了十余年的親人一般。
2008年,21歲的旦巴塔杰來到米堆冰川管委會工作,那是他此前未曾想過的工作環境。一座孤零零的小木屋立在崎嶇的羊腸小道邊,幾層茅草覆蓋在頂上。最讓他和同事難以忍受的是,小木屋根本沒有網絡和電力,住在這裡,兩個20歲上下的年輕人過上了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所幸還有冰川。天氣晴好時,旦巴塔杰能眺望到遠處雪山,那就是他要守護的米堆冰川。旦巴塔杰沒有忘記,他第一次走到冰川下時的場景。回憶起來,他翻來覆去地用“雄壯”“震撼”等詞匯形容當時的感受:“從遠遠望見到逐步走到冰川腳下,雪山越來越清晰,寒意越來越強烈,在冰川下我能格外感受到自然的壯闊和人類的渺小。”
15年時光如流水,也澆灌出旦巴塔杰和這片冰川的情感。這些年,他一直在冰川腳下的玉普鄉生活,真切感受到這片冰川哺育著這裡的父老鄉親們。“冰川是這裡最出名的旅游目的地,冰川的收入構成了大家收入的重要部分。”旦巴塔杰說,“之前十幾年,圍繞冰川形成了旅游經濟,帶動本地旅游產業不斷發展,縣裡群眾從冰川旅游當中得以就業、得以致富。”
然而,冰川這些年的變化卻讓旦巴塔杰揪心——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冰川已經發生明顯退縮,甚至一些曾經知名的冰川景觀也不復當日面貌。
“你看,這是2010年前后冰川的照片,當時這裡還有兩個大型的冰洞,白色冰川上有兩個黑色空洞,形狀如‘熊貓眼’。但是現在因為冰川消融,已經不復存在了。”旦巴塔杰拿出手機給記者展示,言語中滿是遺憾。
有一次,旦巴塔杰和工作人員去冰川開展例行巡護,行走中,他發現冰川中似乎封凍著異物。走近一瞧,是一截小小的煙頭。原來,那時冰川管理尚不嚴格,不乏游客徒步進入冰川內部。人們環保意識不強,在冰川上吸煙並將煙頭隨意丟棄,滾燙的煙頭融開冰川,又被封凍其中,成了冰川中被永久封凍的“展示品”。
所幸, 從2015年開始,當地政府和景區管理單位意識到冰川保護的重要意義,開始大力開展冰川保護。每一天的日常管理和運營,旦巴塔杰都參與其中。在游客最多的觀景台,他會和往來游客聊聊這些年冰川的退縮、消融,掏出手機給他們看冰川這些年的對比圖片。5年下來,旦巴塔杰感受到游客的變化:以前很多人因為不能接近冰川而有所抱怨,但是在他們的勸導下,大家漸漸明白了冰川保護的意義。
“開發是為了規范游客的行為。我們想方設法,希望在觀賞冰川和保護冰川上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旦巴塔杰說。
景區門口,一座小樓人來人往,這是米堆冰川景區的游客中心。二樓,一個小小的冰川展正緊鑼密鼓地籌劃著,預計今年正式對外開放。這是景區和一些科研院所共同開辦的科普基地,旨在為參觀者提供關於冰川的科普知識。
帶著記者走進展覽館,旦巴塔杰詳細講解——海洋性冰川和大陸性冰川的區別、西藏乃至全國各知名冰川的特點、氣候變化對冰川的影響,他都能給記者說得頭頭是道,仿若一名冰川專家。“這些知識全憑自學。長期在冰川腳下生活,收入也都來自冰川,學習一些冰川知識是我們應該做的。”旦巴塔杰告訴記者。
去年,旦巴塔杰曾帶著孩子來到了米堆冰川。像自己初見冰川時一樣,孩子也充滿了好奇和激動。他還帶著孩子參觀了建設中的冰川科普展覽。看著展板上的知識,聽著父親的講解,孩子眼神中閃爍著光芒。“希望他們也有機會看到我們曾經見過的冰川,希望這片冰天雪地能在他們手中保護得更美好。”旦巴塔杰滿懷期待。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16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