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第九批援藏干部王軍強:躬行與真情詮釋生命的厚度

胡榮國 謝偉 王莉 萬靖
2022年08月14日11:38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當我寫下這些文字,你已不在人間。當文字也如游魂,找不到棲息的地方,你在天堂的哪個角落……你愛申扎,將整個身體都留在申扎的群山了……”

  ——摘自王軍強同志生前“援友”、自治區文聯副主席陳人杰撰寫的《我的援藏兄弟》

  標志性的白發、深灰色的大檐帽,眼前的王軍強,已定格為照片中純粹和執著的微笑。這個魁梧的漢子在羌塘草原笑得如此愜意,一副永遠在路上的模樣。

  2019年7月,作為中央單位第九批援藏干部的一員,王軍強從大連來到那曲市申扎縣,任那曲市政府副秘書長、申扎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2022年5月8日,在下鄉調研途中,因突遇交通事故,王軍強因公犧牲,長眠在了申扎這片他深愛的熱土,生命定格在了48歲。

  雪山巍巍,江水湯湯。

  那個對黨絕對忠誠、對事業無限眷念的人走了,留下了一曲新時代援藏干部的生命贊歌。

  那個面對繁雜工作,借智借力,凡事力求找出最優解的縣領導走了,留下了還未完成的民生項目﹔

  那個“視援藏為生命全部的人”走了,在藏北草原,留下一段又一段援藏人與牧民群眾至真至純的故事。

  追隨著他已完成和未完成的事業,淚水一次次模糊了我們的雙眼。

  綠水青山悲去跡,落花啼烏泣斯人

  “有一輛政府的車在下鄉時發生了交通事故,聽說有點嚴重。”5月8日下午,正在村裡忙碌的雄梅鎮江雄村黨支部書記旦增羅布接到妻子的電話。

  聽到這話,他心慌、不安,他安慰著自己,希望車裡的人能平安歸來。但最終,王軍強恩公殉職的消息還是傳來了。

  “怎麼會是王縣長?”驚聞噩耗,這位粗獷的漢子忍不住一遍又一遍擦拭洶涌而出的淚水:“怎麼可能就走了呢,前幾天您不是還穿著我的藏裝拍照了嗎?”

  遠方有琴,愀然空靈,聲聲催天雨。

  5月11日上午,王軍強同志追悼會現場,哀樂低回,挽聯高懸,花圈繞護,鮮花翠柏中,王軍強同志面容安詳,身上覆蓋著照耀他一生的中國共產黨黨旗。

  王軍強同志生前好友、同事將黃色的花束緊貼胸前,表情肅穆,懷著無比悲痛而惋惜的心情送他最后一程。

  “你不是說還有兩個月就回家了嗎?怎麼一句話都不說就走了!”“你叫我怎麼向老母親交代?怎麼給孩子說?”王軍強的愛人何清悲傷難忍,在追悼會現場泣不成聲,哭成了淚人,在親人的攙扶下無法移步。

  看著眼前靜靜躺在鮮花翠柏中的丈夫,回想起幾個月前短暫溫暖的相聚,她心中的天塌了,強忍著接受這個無法接受的事實,“軍強,我來帶你回家了!”

  千山不語齊俯首,萬水嗚咽共吹簫。

  望著漸行漸遠的靈車,人們久久地站著,站著……悲傷、哀思、緬懷之情彌漫著羌塘草原。

  旦增羅布抱著王軍強生前穿過的那件紅色的繡著祥雲的藏袍和青稞酒趕到了事故現場。

  他把藏袍放在地上,深情地疊好,把一條潔白的哈達放在上面,從懷裡取出一瓶酒,學著漢族同胞祭奠親人的方式,從左至右將酒杯中的酒洒向腳下的土地,緩緩起身,望著遠方的群山,用生硬的漢語說:“王縣長,我來看你來了!”哽咽著讓悲傷沉澱。

  旦增羅布至今清晰地記得他和王軍強的第一次見面。那是2020年7月的一天,在家的他忽然接待了一個特殊的客人——援藏干部王軍強。推開房門,像從遠方歸家的家人一樣,王軍強很自然地坐在了卡墊上,喝著酥油茶,吃著風干肉,拉家常一般地和他說著縣城棚戶區改造的事情。

  2012年,旦增羅布從縣城買了房,2019年,這個房子被納入棚戶區改造項目。

  “這個領導不尋常,太接地氣了。”酥油茶香中,王軍強和旦增羅布約定,等2022年8月新房落成后去他家做客,喝茶,吃肉。

  2021年3月,雄梅鎮江雄村,旦增羅布第二次見到了正在下鄉調研的王軍強,臨走時,王軍強一再提醒他記住他們的約定。

  2022年3月,王軍強第三次來到江雄村,就有關果蔬配送工作進行調研。臨走,王軍強握著旦增羅布的手,祝賀他成為正式的國家干部,叮囑他“一定要好好干,帶領村裡的鄉親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4月26日,王軍強給村裡送來了兩輛牧居車。

  4月30日,錯鄂湖畔,王軍強手把手地教牧民群眾牧居車該怎樣使用。

  這一天,王軍強顯得格外高興,他讓旦增羅布從家裡取來藏袍。脫下自己的外套,戴上帽子,穿好藏袍,王軍強翻身上馬。

  拿起手機,旦增羅布抓拍下這一幸福的瞬間。看到照片,王軍強打趣地說:“也許不久的將來,我會成為縣旅游發展的形象代言人。”照片上的王軍強笑得很燦爛。他期待著,在未來的某一天,這裡的群眾可以吃上生態旅游飯。

  “我們的家人走了,我的哥哥走了!”得知王軍強犧牲的消息,巴扎鄉1村的達吉淚如泉涌。“每次到家裡他都帶著糌粑、面粉、磚茶。他總叮囑我,一定要讓孩子好好讀書,長大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達吉的丈夫仁增多吉腿腳不便,女兒玉吉卓瑪在縣裡上學,因缺少勞動力,一家人生活拮據。出事前3天,王軍強到達吉家裡看望,留下了1000元慰問金。

  “錢,我要留著,不能亂花,留著給孩子買學習用品,讓她學知識。”說完這句話,達吉側過身抽噎著,全身都在輕微地顫動。

  靈車緩緩駛過多瓊村瑪瓊自然點,多瓊村的牧民們掩面落淚, “當了30多年的村支書,我一直想著,讓村裡的老百姓過上有電的日子。因為您的付出,願望真的實現了!” 64歲的村黨支部書記強巴臉上,淚水悄然滑落,“您把最珍貴的禮物送給了我們,自己卻離開了,今天我們全村人來送送您!”

  風風雨雨為人民,山山水水留足跡

  “他的每一個細胞都在為申扎的老百姓著想,幫助牧民群眾解決實實在在的困難,無愧援藏使命。”聊及自己的這位朋友和同事,中信集團援藏干部、那曲市委副秘書長、申扎縣委副書記李志剛言語間充滿贊譽,“為了推介申扎旅游,軍強在江雄村穿上藏袍、騎上馬。隻要是為了申扎,他什麼都豁得出去。他真心愛申扎,愛這裡的人民。”

  初到申扎,巨大的海拔落差給王軍強的身體帶來強烈不適,頭暈、惡心、無力、腹瀉都是家常便飯,唯一的美味佳肴就是李志剛大哥親手制作的“黃瓜大餐”。

  但他並沒有因為環境艱苦而降低援藏標准。工作伊始,他強忍身體不適,走村入戶,帶領相關單位同志走訪調研全縣8個鄉鎮,深入了解當地民俗及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為即將展開的援藏工作梳理思緒。

  在那曲西部縣下鄉調研,意味著長途跋涉,一走就是好幾百公裡。這對患有痔瘡的王軍強來說,需要極強的忍耐力。每次下鄉,他都帶著一個有缺口的墊子,不時地調整坐姿,一些不了解情況的人覺得這位新來的領導有點“講究”。就這樣,王軍強走遍了申扎縣的每一個角落,就連最偏遠的馬躍鄉,他也多次涉足。

  白天下鄉調研,晚上與同志們討論發現的問題和解決措施,是王軍強工作的常態。

  申扎縣發改委副主任徐旭典回憶:“我們勸說王縣長沒必要這麼拼,但他卻說,我們在藏工作時間有限,爭取多為牧民群眾辦些實事。”當時王軍強卻笑著回答:“隻有深入的調研,才能不斷豐富和完善項目、智力、干部、社會、消費、產業援藏內涵,為發展找到症結、開好良方,苦點、累點也是有意義的。”

  在扎實的調研基礎上,由王軍強牽頭編制《個人援藏三年規劃》《申扎縣發展瓶頸與建議》《創新援藏扶貧思路和措施》《那曲招商中如何進一步發揮金融機構作用》等一批調研材料與工作方案逐步成型,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白頭發多了,人也瘦了,不像剛來的時候青春年少,三年不到他就成了一個藏北小老頭。”李志剛言語哽咽著說。

  申扎縣是純牧業縣,多為高寒牧場。在一次下鄉途中,王軍強了解到放牧點牧民居住的帳篷簡陋,漏風漏雨,生產生活極為不便。借著回大連休假的機會,他專門到多家汽車廠向技術工人咨詢請教,設計訂做了那曲牧區第一台適合牧民居住的牧居車。

  牧居車車頂有風機、太陽板,可以發電,還安裝了探照燈,防止棕熊和狼群靠近﹔車內有盥洗台、床鋪、牛糞爐,轉場時可挂在拖拉機后面。“王縣長手把手教我們如何使用,這雖是牧居車,更是我們牧民的家,敞亮、溫馨、安全。”雄梅鎮江雄村村民多吉家牧居車的爐子上,熱氣騰騰的酥油茶散發著陣陣香味。

  李志剛也為王軍強的行動感到由衷敬佩:“軍強太棒了!前期就為縣裡2個鄉鎮解決了10輛牧居車,申扎縣成為那曲唯一擁有牧居車的典型縣、示范縣,也邁出了放牧點宜居工程的一大步。”

  塔爾瑪鄉多瓊村多年不通電,蓄電量有限的太陽能板是牧民們唯一的依靠,電視不敢看,打茶器不敢用,缺電、惜電是人們生產生活的日常。

  “看到國電線路與我們擦肩而過,牧民們用電的願望更加迫切了。王縣長,您能不能給我們想想辦法?”64歲的村黨支部書記強巴向來多瓊下鄉的王軍強請求。

  王軍強特別上心,多次實地調研,並聯系多家遼寧企業,募捐400萬元……為改善多瓊村用電現狀殫精竭力地奔走。

  一次在去多瓊村調研途中,王軍強的肩膀不小心被車門頂了一下,此后肩膀僵直,拿筷子拿饅頭都很困難。2021年休假期間,他的左臂無法動彈,被診斷為肩袖受損。原本需要進行3次手術才能康復,但休假到期,他隻做了一次手術,便匆匆回到了申扎。醫生告知他受寒、顛簸會加重病情,建議他不要頻繁坐車下鄉。然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下鄉的路上……

  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了選址、生態評估等諸多困難,有人勸他說別做了,但王軍強沒有放棄,他說:“想想這裡的牧民群眾能夠用上電的幸福場面,做任何什麼事情也都值得了。”

  終於,2021年9月,極高海拔的風電示范項目在申扎縣塔爾瑪鄉多瓊村安裝完畢,並投入使用。這個集風式微型電站具有體積小、抗風強等諸多優點,由它所組成的機組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確保鄉村公共服務設施正常運轉和36戶村民們看電視、使用冰箱、洗衣機和電採暖,還能滿足村辦小企業使用電焊等用電需求,為藏北高原偏遠鄉村實現從“用上電”到“用好電”帶來了福音。

  通電的那一刻,多瓊村沸騰了,捧著潔白的哈達,穿上節日的盛裝,人們紛紛趕往風力發電點載歌載舞﹔通電的第二天,大家相約到拉薩購買電視、冰箱、洗衣機……

  “一代又一代的多瓊人生活在這片草原上,從來沒有用過這麼充足的電。我們從心底裡感激王縣長!”看著迎風旋轉的風輪葉,村民堅才羅布高興得像個孩子。

  2020年,為推介申扎的特色產品,王軍強搞起了“縣長直播帶貨”。從來沒有相關經驗的他,整整花了6天時間做准備,連夜學會了剪輯視頻、連線直播的所有流程,最忙的時候連續奮戰60多個小時,幾乎沒有休息。

  直播當天,他一邊吸氧一邊推介申扎的特色產品,感動了很多網友。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2個小時的直播,網絡點擊量超過5萬人次,線上訂單達1200份,銷售額近300萬元。

  這一天,他為這個藏北偏遠小城撒下了互聯網經濟的種子﹔而這一天,正好是王軍強和妻子結婚20周年紀念日,他卻忘了給妻子送去驚喜。

  事后,他給妻子何清打電話表達自己的歉意,電話的那端,妻子的話語包容又充滿期待:“我知道你很忙,做好你的工作,心裡裝著我們,我就很知足了。申扎條件艱苦,你保重好自己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安慰,等你援藏回來再給我補上……”對於這個約定,王軍強和妻子卻再也沒有辦法兌現了。

  為推進就業援藏,他和援藏工作組的同志們想方設法實現牧民轉移就業6300多人次,牧民增收近千萬元﹔

  為助力鄉村振興,他又和援藏工作組的同志們積極協調中信集團,推進項目援藏實施,啟動牧區危房改造項目,1799戶牧民受益﹔

  為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累計派出100余名當地干部到中信集團系統內培訓、挂職﹔

  ……

  三年來,王軍強和援藏的同事們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錨定“四件大事”,累計實施1.2億元援藏項目,實現消費扶貧上百萬元﹔他個人引進捐贈資金400萬元、捐款2萬多元……

  三年來,王軍強從牧民的所想、所需、所盼出發,針對當地現代化牲畜屠宰、加工、物流等產業鏈的缺失、轉移就業渠道單一等問題,與援藏同事們一起努力,先后與區內畜牧優勢龍頭企業合作,借助系統內外銷售渠道,推廣當地牦牛品牌產品,建立貧困戶牦牛收購補貼專項基金,為牧戶全年增收上千萬元。

  “每次提到這些項目和成效,他都非常開心。他說這些項目之前在申扎甚至西藏都沒有,他做成了,真正幫當地干部群眾解決了問題,特別自豪。”至今,何清依然難以接受丈夫犧牲的事實,但回想起丈夫生前所做的事情,悲傷的心才有了一些慰藉。

  “王軍強同志舍小家為大家,早已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把這裡的干部群眾當成了自己的親人,總是竭盡所能,傾囊相助。”申扎縣縣長吳春奎印象特別深刻地說,“他做事特別認真、踏實,直到犧牲的前夕,還針對縣裡的‘供暖方式’連夜論証……”

  至今,在王軍強的微信裡,還保留著找同學咨詢利用申扎風景圖做冰箱貼、找朋友咨詢牛糞發電技術等信息,他總是想辦法把能夠用到的資源投入到援藏工作中,把真摯的為民情懷放在自己的心裡。

  不負韶華志高遠,至真至深家國情

  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

  1974年,王軍強出生在一個黨員家庭。心懷大愛,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從小到大,父母一直這樣教育著3個孩子。潛移默化中,一顆“愛國”的種子在王軍強的心間悄然生根。上學時,他時常想著,長大后,我能為我的祖國做點什麼?

  1996年,大學畢業的王軍強進入中信銀行大連分行工作,先后擔任支行會計部副經理、分行零售部貴賓理財部經理、分行計劃財務部副總經理、分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等職務。

  23年間,他政治素質過硬、務實求真,曾多次獲評中信銀行大連分行年度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業務開發能手等榮譽稱號﹔他敢於擔當,內挖外拓,開拓創新,帶領團隊聚焦業務發展,推動移動銀行有效客戶增長﹔他心系困難群眾,在區域首家推出移動捐贈平台,推出“每月捐一元錢,圓孩子讀書夢”慈善助學活動,展現中信的愛心,傳遞中信的溫度。

  蒸蒸日上的事業,幸福和諧的家庭讓王軍強內心裡的執念又一次萌生了出來——為祖國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個執念,終因援藏而成為現實。

  2019年,正值中央單位選派第九批援藏干部。

  身為中信銀行大連分行電子銀行總經理的王軍強對照自身條件,積極響應國家對口援藏的號召,率先垂范,主動請纓:“我報名!援藏我去。”七個字雖然簡短,卻高度濃縮了王軍強同志心懷“國之大者”的情懷。

  “無論是工作生活條件,還是個人的前途,在大連、在中信集團,對於軍強個人是最優選。”李志剛坦率地說。

  “遠在阿裡,苦在那曲”。中信集團對口援建那曲西部的申扎縣,平均海拔4700米,自然環境惡劣,年平均氣溫不到零度,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的一半,更是有名的“苦”縣,2.56萬平方公裡的遼闊土地上“小氣”得幾乎連一棵樹都容不下,“風吹石頭跑、氧氣吸不飽、四季穿棉襖”,這看似詼諧的順口溜,卻是申扎干部群眾工作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2019年7月,王軍強作為中央單位第九批援藏干部,毅然踏上了援藏之路,任那曲市政府副秘書長、申扎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得知兒子要去援藏,80歲的母親沒有挽留,而是一遍又一遍地叮囑:“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了,就多做點事!”背后,老母親拿出日歷,記錄下了兒子離家的時間。

  “下雪天,我80歲老母親總會扛著掃帚,把小區的路面掃得干干淨淨,為大家出行提供方便。我們都擔心,她這麼大年齡,摔倒了怎麼辦?老母親反而教育我們,說她身體硬朗得很,況且是老黨員,力所能及地為大家做點好事,有什麼不好!”王軍強生前和李志剛談道,“從小到大,作為老干部的母親對我影響很深。能夠來援藏,母親給了我很大的動力。”

  妻子何清無意間得知王軍強援藏的消息后,雖有責備和不舍,但作為醫生的她,救死扶傷的經歷和感觸讓她從內心深處讀懂了丈夫的家國情懷:“去吧!家裡有我。”

  “老爸,聽說那裡條件很艱苦,既然您已經做出了選擇,就好好照顧自己吧!有時間來看您。”臨走之際,王軍強收到了遠在英國留學的兒子王梓灃發來的微信。

  “你去援藏這種精神我們很是佩服,到了那裡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聽說那裡的風景很美,人很善良,等空了我們去看你”“到了西藏,有事說話”……知曉王軍強援藏的消息后,同事和朋友們紛紛打來電話,發來信息,為他壯行。

  那年,從那曲趕往申扎的途中,望著窗外雄渾的高原景色,王軍強的心情激蕩而又忐忑,已然感到千鈞重擔在肩,他暗暗告誡自己:“既然選擇來這個極高海拔的第二故鄉,就不要浪費生命的一分一秒,絕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家人的付出、朋友的支持。”

  “去世前,軍強縣長一直在下鄉,從畜產品的銷售,到旅游的發展,就連為牧民群眾義診這樣的事,他都親自去跑。”申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索朗羅布說。

  2020年9月27日晚10點,載有遼寧省醫療專家的車行至湘河水利樞紐時,因為施工建設,道路受阻,王軍強不顧個人安危,先行坐車蹚進一米多深的河水中,為醫療專家的車探路,終於在第二天清晨將醫療專家送到了馬躍鄉衛生院,鄉裡230余名牧民群眾如期接受了義診。一天一夜,王軍強往返1100多公裡,如約兌現了給馬躍鄉群眾義診的承諾。

  三年艱苦雲和月,日夜思親酸與甜。每每想起住在葫蘆島大哥家的母親、在大連上班的妻子、在英國留學的兒子,王軍強心中充滿了思念。因為有時差,他隻能晚上偶爾抽空和兒子聊聊天……面對“一家四地”遠隔萬裡的分離,王軍強時常暗地裡落淚。面對抉擇,他選擇了堅強。

  2022年,援藏的第三個年頭,援藏工作進入倒計時,王軍強仿佛按下了加速鍵,更加爭分奪秒,不是下鄉調研,就是在下鄉調研的路上。

  看到王軍強這樣高強度地工作,李志剛很是關心:“兄弟要多保重身體!這樣才能更好更堅強地援藏!”

  面對好友同事的提醒,王軍強戀戀不舍:“哥,再過兩個多月,我就要結束援藏了,就讓我在縣裡多呆一段時間,多跑跑,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

  出事的前幾天,4月28日,王軍強再次來到聯系點強格寺,就寺廟維修、文物保護等工作進行調研。

  寺管會主任索南旺堆記得很清楚,從3月18日到28日,這是王軍強第三次來到了強格寺。“2019年,王縣長第一次來寺廟調研時還戴著氧氣面罩,整個人看起來很精神,雖有白發,但是很少很少。這次來,他走路的步伐很快,整個人看起來很疲憊,頭發白了許多,感覺一下子就老了,看著讓人很心疼。”

  “他是老西藏精神、援藏精神的真正踐行者。”李志剛至今難以接受王軍強的突然離去,“出事前,我們還在商討引入湖南益陽黑茶和申扎藏藥融合制作藏藥養生茶,還籌劃著資助申扎大學生的教育援藏項目……沒想到他卻離開了!”

  “叔叔援藏后,奶奶每一天都會在日歷上記錄著叔叔援藏多少天,哪一天該休假了,援藏還剩多少天,她等著叔叔回家。”王軍強的侄女王宜鷺泣不成聲地說,“得知叔叔殉職的消息后,平時身體硬朗的奶奶,精神一下就垮了,很悲痛,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誰都不見。”

  五月的藏北高原,陽光炙熱,天空蔚藍,倒映在河水裡白雲白得耀眼,風迎面吹來,一陣陣蒼涼,它們仿佛帶著草原的記憶和對斯人的悲傷。

  在王軍強生前的辦公室,他撰寫的《申扎縣發展瓶頸與建議》《創新援藏扶貧思路和措施》《那曲招商中如何進一步發揮金融機構作用》等多個調研報告還靜靜擺放在辦公桌上,仿佛在等待著那個為西藏、為那曲、為申扎發展獻計獻力而遲遲未歸的人。

  申扎鎮那查村的大棚裡,溫暖如春,王軍強生前心心念念的“黑金剛”土豆,已經發芽,並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錯鄂湖湖畔,多吉家的牧居車裡,整潔、干淨。清晨,裊裊炊煙從車頂徐徐升起,拉開窗帘,第一縷陽光透過玻璃窗,洒在身上,暖暖的。

  王軍強生前聯系點的一角,七棵紅柳郁郁蔥蔥,向著光亮處伸展、追著光生長。它們的根,深深地扎在這片高原熱土上,綻放著生命的希望。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