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科技廳】高原固廢處置利用新技術在西藏廣泛應用

王靜
2022年05月12日12:06 |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小字號

  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獲悉,由西藏大學、天津大學、拉薩盛運環保電力有限公司、西藏碧水源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主導完成的“高原固廢生物質清潔處置與高效利用的理論及技術”項目榮獲2021年度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隨著西藏經濟社會及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城鄉生活垃圾、旅游垃圾、污泥等固體廢棄物生物質(簡稱“固廢生物質”)也隨之增長,垃圾填埋在拉薩、日喀則等市(地)已經接近飽和。傳統的填埋方式既浪費資源,也易產生二次污染。另外,還有一些農林生物質剩余物,包括農牧區青稞秸稈、青稞釀酒的剩余物等一直以來不能得到開發利用,生活及旅游垃圾、污泥、青稞秸稈等固廢生物質年獲得量近150萬噸。若處置方式不當,將嚴重影響西藏發展和作為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戰略定位,因此尋找更科學有效的垃圾處理方式越來越重要。

  “考慮到垃圾填埋在西藏多市(地)已接近飽和,也具有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長期風險。目前,固廢生物質處置利用的主流技術包括集中焚燒、熱解氣化、厭氧發酵,這些技術具有不同的原料及應用場景適應性,用在西藏高原,面臨許多挑戰。”西藏大學教授、天津商業大學副校長、教授陳冠益說,“我們項目團隊立足高原特殊自然環境特點,結合西藏實際需求,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形成了面向高原固廢生物質處置與利用的理論與應用技術體系,對於高原固廢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長期性的、系統的、具體的、可行的方案,對於西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西藏國家生態文明高地,推進西藏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西藏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針對西藏獨特的自然環境條件,該項目成果具有很大的創新與突破。建立了高原固廢能量轉化模型,揭示轉化機制,提出調控方法,支撐所開發技術的高原適應性和能效先進性﹔從污染物遷移機制入手,建立遷移網絡和仿真模擬﹔提出主要污染物的追蹤、控制方法,建立環境效應評估模型,支撐所開發技術的高原適應性和環保先進性﹔基於高原固廢生物質處理的不同場景,提出針對性的技術策略,面向大中規模生活垃圾的集中處理——先進焚燒技術、中小規模旅游垃圾/村鎮垃圾/農林剩余物的熱解氣化技術、餐廚垃圾/市政污泥的厭氧發酵技術等。

  據了解,該項目成果在西藏多家企業進行示范應用,應用單位包括高原垃圾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村鎮及旅游垃圾處理的環保公司等﹔包括為西藏碧水源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指導,協助指導其進行污泥處置,為拉薩盛運環保電力有限公司的垃圾焚燒廠服務,受益人群廣,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此外,該項目成果在西藏和青海高原地區已普遍進行應用,並累計處理75萬噸廢物,經濟效益近3億元,環境社會效益突出,對解決高原固廢的環境問題意義重大。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