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西藏攀岩隊隊員白瑪玉珍:攀岩,讓我遇見更好的自己

2021年12月30日10:24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圖為白瑪玉珍(右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上為西藏隊贏得獎牌。

  圖為白瑪玉珍參加2020中國攀岩聯賽。

  圖為白瑪玉珍身著西藏隊服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

  第一次見白瑪玉珍,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攀岩成年組女子兩項全能決賽直播大屏幕上,“自信、愛笑”是她給我的第一印象。那一天,27歲的她為西藏奪得了該屆全運會的第一枚獎牌。

  再見白瑪玉珍,已是2021年11月中旬,她正忙著做一個題為“我攀岩我快樂”的PPT,問及緣由,她笑著說:“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攀岩、喜歡攀岩。”

  鼠標輕輕一點、滑動翻頁,讓我們走近白瑪玉珍十多年的攀岩歲月。

  選拔,十多年前難忘的經歷

  白瑪玉珍出生在林芝市布久鄉,那裡盛產蘋果、核桃和各種野果。“蘋果成熟的時候,我一天能爬好幾次蘋果樹,而且每次都要爬到最高處。”聊及童年的趣事,白瑪玉珍像孩子一樣興奮,“紅透了的蘋果吃起來最甜,運氣好的時候,還能摘到有糖心的果子。”

  2009年,白瑪玉珍15歲,是林芝縣中學二年級的一名學生。有一天正在上課,老師臨時通知,西藏登山學校(現已更名為西藏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向導學校)來學校選拔登山運動員。“當時老師和我們說登山學校要選登山運動員,我還以為是來學校選人去登珠峰呢。”十多年前的那次選拔,白瑪玉珍至今記憶猶新。

  其實,那一次選拔,是西藏登山隊的老師陪著已故著名攀岩教練丁承亮來學校為西藏選拔攀岩運動員。

  “登山運動員應該要壯一些、有力量一些的人吧,我這麼瘦肯定沒戲!”雖然想被選上,可白瑪玉珍心裡還是沒底。

  選拔測試的項目有很多,測試結束后的第3天,白瑪玉珍接到通知前往位於拉薩的西藏登山學校進行攀岩測試。站在高達15米的攀岩路線前,從底端望向高處,幾十個大小不同、形狀不均的支點布滿崖壁,正當所有的人都充滿疑惑的時候,耳邊傳來一個聲音:“用你們自己的辦法,試著爬上去,有安全繩,放心,不會摔的。”

  也許是無知者無畏,也或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在登山隊老師的幫助下,綁好安全繩的白瑪玉珍用了不到20分鐘的時間完成了自己攀岩生涯的第一次攀爬。“那種感覺就像我爬上蘋果樹,摘到最甜的那顆蘋果,有些激動。”第一次攀爬,白瑪玉珍覺得很開心,很興奮,甚至有想再爬一次的想法。

  通過幾輪篩選,白瑪玉珍最終被選中。2010年8月,她和另外4個同學踏上了拉薩開往廣州的列車,前往位於贛州市的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該校於1958年成立,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學校大力推廣攀岩運動,順理成章,攀岩成了該校的特色和品牌。

  自2006年以來,西藏登山隊選派了3批次10余名藏族學生到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進行攀岩訓練和專科學歷教育,這些藏族學生在完成學歷教育的同時,獲得了2項亞洲錦標賽冠軍、80多個全國冠軍、個別留隊擔任教練。

  成長,在訓練與比賽中不斷超越自己

  來到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白瑪玉珍和小伙伴們原以為很快就可以上岩壁訓練,但在最開始的一年多時間裡,丁承亮教練主要讓他們進行一些如拉韌帶、小步跑、高抬腿等基本的身體素質訓練,“印象最深的是繞著操場快跑,跑5圈,休息幾分鐘,再跑4圈,再休息幾分鐘,然后3圈、2圈、1圈,跑完后累得想吐。”白瑪玉珍回憶道。

  除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外,還要上文化課。由於訓練基地在老校區,上文化課在新校區,周一至周五,白瑪玉珍和小伙伴們每天早上要從老校區坐校車到新校區上課,下午放學后再坐車回老校區訓練,周末和節假日要全天訓練。

  現任西藏攀岩隊主教練的索朗加措和前國家攀岩隊隊員仁青拉姆等6人是西藏登山學校選派到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進行攀岩訓練的首批學生,是白瑪玉珍的師哥師姐。

  在生活上,學長們對白瑪玉珍關愛有加,讓遠離家人的她感到了家的溫暖﹔在訓練中,除了指出她在技術動作上的不足,還時常開導她:“攀岩不是一下子就能練成的,不要著急,要有耐心,一點一點去努力。”

  由於訓練條件有限,老隊員們在好一些的攀岩牆上訓練,白瑪玉珍和小伙伴們就在教練用土法制成的“木岩壁”上練習。

  “木岩壁”是3米多長的木條,上面打孔,安裝木頭支點,甚至木質的象棋棋子,也會被教練“相中”,裝在木條上變成手點和腳點。

  雖然小時候爬慣了蘋果樹,可等真正訓練時,白瑪玉珍的心裡還是很害怕、很擔心。一害怕就會緊張,一緊張就會畏手畏腳,爬不了多久,渾身就沒有了力氣,一個多月的訓練下來,收效甚微。

  為了幫助白瑪玉珍克服緊張情緒,教練把她叫到一邊,鼓勵她:“膽子大一些,放開去爬,就像你爬蘋果樹一樣,不要害怕會掉下來。”半年后。她終於克服了對岩壁的恐懼,這時,教練又告訴她:“攀岩需要體力,但要完成一條線路的攀爬,就需要機智地去破解每一條線路。”

  就這樣,對攀岩一無所知的白瑪玉珍在教練和師姐師哥們的引導下漸漸明白,攀岩不能光用蠻力,還要有很好的柔韌性、協調性、平衡感等。“每場攀岩比賽的線路都是精心設計的,就像一場閉卷考試一樣。”白瑪玉珍認為,攀岩就是一個解題的過程,是解題者與出題者的博弈,更是對自己極限的突破。

  2011年8月,全國攀岩分站賽在青海西寧舉行,這是白瑪玉珍作為攀岩運動員,第一次走進賽場。這一次,她取得了女子難度賽第9名的成績。

  為了給初次參加比賽的隊員減壓,比賽之前,丁教練多次叮囑:“帶你們出來參加比賽是為了練兵,你們不要有壓力,發揮出平時訓練的水平就可以了。”

  2015年,白瑪玉珍正式入選國家攀岩隊﹔2016年5月,在全國攀岩分站賽(陽朔站)上,白瑪玉珍獲得女子攀石賽冠軍,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個全國攀岩冠軍﹔2017年,白瑪玉珍獲中國貴州安龍國際攀岩精英賽難度冠軍﹔2018年,在一帶一路國際攀岩大師賽和中國攀岩聯賽中,白瑪玉珍先后摘得難度賽、全能賽冠軍。

  成績的取得源於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也離不開各方的支持和幫助。

  2018年,白瑪玉珍獲得了去日本訓練的機會。兩個月的時間裡,在日本教練的指導下,她的攀爬能力和技巧有了很大的提升﹔2019年1月,跟隨國家攀岩隊,白瑪玉珍赴西班牙開展為期3個月的冬訓。

  兩次來之不易的外訓,開闊了白瑪玉珍的眼界,也讓她的攀爬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攀岩,也讓她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未來,讓更多的人了解攀岩

  2020年10月3日,中國攀岩聯賽總決賽暨第十四屆全運會資格賽在江蘇吳江舉行,白瑪玉珍獲得全運會攀岩項目參賽資格。

  2021年9月21日,第十四屆運動會攀岩成年組女子兩項全能決賽在陝西閻良賽區舉行。

  4年前,攀岩作為19個群眾項目之一進入了全運會,設置男女組攀石賽、難度賽、標准速度賽、隨機速度賽8個小項。而這一次,攀岩在全運會上的身份發生了變化,首次成為全運會競技項目。對標2024年巴黎奧運會攀岩競技項目,設速度、兩項全能(難度、攀石)賽兩個單項,分成年組和16歲以下組兩個組別,共產生6枚金牌。

  直播大屏幕上,白瑪玉珍的臉上閃現著自信的笑容,“以往比賽的時候我總是會失眠,會想各種各樣的事情,所以狀態總是不好,這次比賽,我睡得很好,還有些睡不夠。”聊及此次比賽,白瑪玉珍表示,這次比賽,讓她很享受,難度賽時每一個動作都處理的很好,節奏也把握的很好。

  最終,經過激烈的角逐,白瑪玉珍以第三名的成績完成了自己作為攀岩運動員的最后一場比賽,“就覺得自己很幸運,從沒想過自己會走攀岩這條路,一路走來,雖然艱難,卻也覺得幸福和驕傲,”鏡頭前,白瑪玉珍言語激動,“感謝一直陪著我的教練,感謝自治區體育局的大力支持和登山隊的全力保障,感謝西藏代表團工作人員的精心指導和幫助。”

  備戰全運會期間,受疫情影響,白瑪玉珍在國家隊進入了封閉式的訓練,訓練期間,她因腰部受傷導致無法參加正常強度訓練,情緒低落。

  為了幫助白瑪玉珍備戰全運會,也為了確保她在全運會上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競技水平,自治區登山隊安排了專門的康復訓練師,西藏攀岩隊主教練索朗加措也趕赴北京陪她進行日常的訓練和康復。

  在國家隊一年的訓練讓白瑪玉珍收獲頗多,訓練空隙,攀岩運動員們總會聚在一起,就訓練中比較經典的一些路線進行探討,“探討就像解題一樣,每個人的思路不同,所用的方法也會不同。”

  從賽場歸來,因為腰傷,白瑪玉珍遞交了退役申請。對於她的退役,父母有著完全不同的見解,媽媽希望她繼續在攀岩賽場為西藏、為國家爭取榮譽,爸爸則尊重她的選擇,希望退役后的她能多給身邊人講講攀岩的事情,讓更多人的人了解攀岩。“從小到大,媽媽總是要求嚴格一些,父親總是更疼我一些。”

  作為攀岩運動員,得知攀岩從群眾項目成為競技項目這一喜訊時,白瑪玉珍的內心是驚喜的,而這一消息也讓她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新的規劃——把自己的攀岩經驗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了解攀岩,並喜歡上攀岩這項獨特的運動。

(責編:次仁羅布、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