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格桑德吉——

“讓偏遠地區孩子上好學”(履職故事)

徐馭堯
2021年05月06日12: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記者見到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格桑德吉的那天,她正好要去林芝市裡參加一場座談會。前不久連續大雨,讓進出墨脫的道路發生塌方,近幾日已經沒有車輛進出了。

  “您要怎麼去?”記者問。

  “坐車到最靠近塌方點的地方,然后徒步翻過去,車子在對面最靠近塌方點的地方來接。”格桑德吉笑著說,仿佛這並不是什麼大事。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格桑德吉在本職工作之外,還要經常參與調研、座談,了解各地的情況。盡管交通不方便,但她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履職的機會。

  “林芝市察隅縣位置偏遠,交通條件差,教師招來了,但時常留不住……”聽著當地干部反映困難,格桑德吉深有感觸,因為墨脫也是這樣——學校硬件近年來迅速提高,但是師資瓶頸始終難以突破。

  “這個問題在許多偏遠地區都存在。”格桑德吉說。通過進一步的調研,格桑德吉發現,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目前偏遠地區中小學主課教師缺乏情況和前些年相比已經有所緩解,但是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老師以及幼教老師缺乏的情況仍相當普遍。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格桑德吉覺得自己有義務和責任反映這些問題。

  近幾年,格桑德吉在全國兩會上的建議都源於這些深入的調研和自己的經歷。她認為,要進一步優化專業化的師資結構,增加音體美和幼教老師數量,辦法之一是鼓勵更多偏遠地區、民族地區的學生就讀師范專業,讓他們回到家鄉建設家鄉,促進家鄉教育的發展。

  20多年前,格桑德吉走出大山,到內地就讀西藏班,考上大學﹔十幾年前,她放棄在拉薩的工作機會,毅然選擇回到墨脫當一名鄉村教師,隻因為“家鄉有我的童年,我的記憶,我的夢想”。

  格桑德吉的第一站,是墨脫縣邦辛鄉,那裡道路艱險,山高谷深,交通極其不便。鄉民都不願意送孩子來上學——“路上太危險”“這麼小的孩子有什麼可教的”,一次次翻山越嶺的走訪,換來的是一次次碰壁。

  格桑德吉沒有放棄,往返於經常山體滑坡的路上,就為了進村民家裡,勸孩子們上學。到了冬天,她還要過冰河、溜鐵索、走懸崖峭壁,把學校的孩子們安全地送回家。

  這樣的路,格桑德吉一走就是十幾年。付出總有回報,隨著孩子們越來越多地考上中學、大學,家長們的觀念也開始發生改變。走出大山,成了更多人觸手可及的未來。

  “墨脫的轉變讓人欣喜,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更要加油干。未來,偏遠地區的孩子不但有學上,還能上好學。”格桑德吉說,她將把對優秀教師培養的調研和思考盡快轉化為代表建議,讓大家關注並重視偏遠地區師資力量缺乏問題,讓更多的孩子能通過學習改變命運。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06日 18 版)

(責編:次仁羅布、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