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城鎮

2020年08月04日12:53  來源:西藏日報
 
原標題: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城鎮

  在山南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山南市生態環境局及山南市生態環境局錯那縣分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2015年,勒門巴民族鄉(以下簡稱勒鄉)所屬勒村和賢村順利完成自治區級生態村創建,2018年建成了全區20個特色城鎮之一。通過一系列保護生態的舉措,勒鄉實現了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城鎮。

  一、加強組織領導,持續宣傳教育。著力創建以“和諧家園、美麗勒鄉”為主題的邊境生態鄉鎮建設。成立了以鄉黨總支書記為組長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上全鄉重要議事日程,並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鄉村干部自覺抓,上下一條心,層層抓落實的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各項生態環境保護舉措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同“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掃黑除惡打非治亂專項斗爭等工作結合起來,通過走村入戶、到田間地頭、懸挂張貼宣傳標語等方式,深入宣講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政策知識,讓群眾充分感受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切實提高了廣大農牧民群眾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度和參與度。

  二、強化垃圾處理,開拓生態致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生態保護,每年為勒鄉劃撥專項資金不低於8萬元,並按照實報實銷的原則,用於生態保護工作。為解決垃圾處理難問題,2018年,縣政府投資20余萬元新建了一座垃圾收集池﹔2019年,與駐軍部隊一起開展了13次生態環境衛生大清理活動,按照垃圾統一收集、污水統一處理、牲畜統一圈養要求,共清理清運建筑垃圾、生活垃圾20余噸,參與人數達300余人次。兩個村實現了垃圾分類桶配置使用全覆蓋。截至目前,全鄉無環境違法違規案件和群眾舉報問題。勒鄉群眾依托優質的資源環境和人文小康村建設,逐漸形成了良好的文明習慣。同時,大力發展綠茶產業,目前,茶葉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旅游人數逐年遞增,走上了生態致富的路子,家家戶戶吃上了“旅游飯”,走上了致富路,過上了新生活。

  三、領導班子帶頭干,多措並舉抓落實。一是主要領導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組織帶領全鄉黨員干部深入開展環境衛生大清理活動,鄉黨政領導和干部職工沖鋒在前,實現轄區內主干道、河流、景區和山溝山坡等衛生清理常態化,帶領群眾在全鄉堅持不懈地開展垃圾清理工作,保持了全鄉長期干淨整潔舒適的環境格局。鄉鎮干部及駐村工作隊積極指導群眾清理自家環境衛生,房前屋后不留死角,切實起到了先鋒模范和表率作用﹔二是組建生態保護志願服務隊,並整合全鄉護林員、巡邏員、聯防隊等力量,按照“人員不變,職責擴充”原則,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日常工作范圍,聘用2名責任心較強的村民為保潔員,對鄉政府周邊及主干道進行環境衛生清理﹔三是建立健全環境現場檢查登記機制,每月負責環保的干部重點對全鄉各景區、工地和餐館等進行現場督導檢查,建立負面台賬。定期回訪,督促相關人員將督導問題整改到位,確保各項環境保護整改工作落到實處,形成生態環境保護新常態。

(責編:次仁羅布、柴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