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西藏辦結拖欠工資案件1593起

韓海蘭

2020年01月23日14:00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西藏商報
 
原標題:去年西藏辦結拖欠工資案件1593起

  農民工被譽為“城市建設的脊梁”,也是家庭的頂梁柱。然而,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卻常談常新,一個欠薪案件,涉及的是一個或一群農民工,牽動的是一個又一個家庭的心。為此,我區持續推進根治欠薪工作,保障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被拖欠7500元工資

  他在“互聯網+督查”平台留言

  2019年7月2日,自治區人社廳勞動監察局收到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台留言,稱:“本人李某是一名四川籍民工,於2018年3月至4月在拉薩市達孜縣(達孜區)唐噶鄉(唐嘎鄉)精准扶貧安置房項目從事水電安裝工作,務工期間共產生7500元工資,時至今日也未能拿到工資。希望政府幫忙解決。”

  自治區人社廳勞動監察局副局長戚志剛介紹,收到留言后,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自治區人社廳勞動監察局將該案件第一時間轉至拉薩市人社局勞動監察支隊,進行跟進督辦。

  拉薩市勞動監察支隊受理該案件后,及時與李某核實情況。通過李某提供的線索,了解到達孜區唐嘎鄉精准扶貧安置房項目的承建單位為拉薩市某公司,公司負責人為柴某。掌握到相關信息后,拉薩市人社局工作人員立即與柴某取得聯系,要求柴某前往拉薩市人社局協助處理該案件。

  戚志剛介紹,案件處理過程中,柴某態度非常強硬,拒不承認其公司存在欠薪行為。“處理過程中李某和柴某各執一詞,而且李某只是口頭闡述,手中沒有任何書面性証據,使得案件調解難度大大增加。”戚志剛說。

  為盡快解決案件,2019年7月16日,拉薩市人社局組織司法、公安等相關部門與業主方、承建單位負責人進行調解。柴某稱達孜區唐嘎鄉精准扶貧安置房項目的工資款,該公司已於2018年11月19日支付完畢,不存在欠薪問題。投訴人李某稱,承建公司結算工資期間,他由於個人原因返回老家,導致沒有拿到工資。

  聽清雙方的闡述之后,拉薩市人社局工作人員要求承建公司方立即核查賬目,確認是否存在未付、漏付等情況,並要求提供相關支付憑証。經過現場核實,達孜區唐嘎鄉精准扶貧安置房項目承建方無法提供李某的工資結算清單,項目負責人也承認該項目存在漏付情況,當場承諾盡快支付工資。

  2019年7月31日,柴某趕到拉薩市人社局,現場向李某等3人發放工資共計1.85萬元。至此,李某反映的欠薪案件全部解決。

  深挖三大“病根”

  形成全區綜合治理格局

  歲末年初,在外打工的人們最關心的是能不能拿到工資,回家過個好年。然而,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每每引發社會關注。

  2019年,我區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檢查用人單位11193人次,辦結拖欠工資案件1593件,督促用人單位與3.7萬名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為1.4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待遇約2億元。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和勞動人事仲裁結案率達到97%以上。

  針對治欠保支工作的開展,自治區人社廳黨組副書記、廳長李富忠在2020年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強調,2019年,我區治欠保支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治欠保支的主要任務是深挖“病根”,形成全區“管理一張網、案件一個庫、處理一條線”的綜合治理格局。

  李富忠提出,要深挖建設領域欠薪的“病根”、制度落實不到位的“病根”和聯合懲戒不力的“病根”。須整治未批先建、墊資建設的工程項目和違法發包、轉包、分包問題。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進實現建筑工人實名制、交通運輸項目中農民工實名制、工程建設領域的人工費用與其他工程款分賬管理、工資保証金制度和第三方保函制度、工資支付監控信息系統全覆蓋。同時,對克扣、無故拖欠農民工工資報酬造成惡劣影響的企業,嚴格按照程序認定列入拖欠工資“黑名單”。對“黑名單”企業嚴格實行聯合懲戒,進一步強化裁審銜接,堅決依法處理惡意欠薪案件。

(責編:旦增卓色、柴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