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娜若成為西藏首個保護濕地和冰川的生態項目

李海霞

2020年01月22日10:46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西藏商報
 
原標題:比如娜若成為西藏首個保護濕地和冰川的生態項目

  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2019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情況的通知》。據悉,按照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開展的建設管理情況以及專家組實地驗收評估意見,經研究,北京房山長溝泉水等158處試點建設的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其中,我區瓊結瓊果河國家濕地公園、曲鬆下洛國家濕地公園、比如娜若國家濕地公園和洛隆卓瑪朗措國家濕地公園均通過驗收,這意味著我區新增4處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其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我區濕地面積居全國第二,濕地類型豐富,是世界上特殊的高原濕地分布區。

  “濕地保護與發展在全區生態文明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是我區構建國家生態安全體系、建設美麗西藏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西藏濕地資源第二次調查結果,我區現有8公頃以上的各類濕地總面積為652.90萬公頃,佔西藏國土面積的5.3%。其中,自然濕地佔全區濕地面積的99.92%。在自然濕地中,湖泊濕地面積為303.52萬公頃,佔全區濕地面積的46.49%﹔沼澤濕地面積為205.43萬公頃,佔全區濕地面積的31.46%﹔河流濕地面積為143.45萬公頃,佔全區濕地面積的21.97%﹔人工濕地面積0.50萬公頃,佔全區濕地面積的0.08%。

  濕地公園是國家濕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野生動植物保護棲息地等共同構成了濕地保護管理體系。發展建設濕地公園是落實國家濕地分級分類保護管理策略的一項具體措施,也是維護和擴大濕地保護面積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發展建設濕地公園,對改善區域生態狀況,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2019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情況,全國158處試點建設的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其中,我區瓊結瓊果河國家濕地公園、曲鬆下洛國家濕地公園、比如娜若國家濕地公園和洛隆卓瑪朗措國家濕地公園均通過驗收。

  “截至目前,我區共有22處國家濕地公園(含試點),截至2019年底,通過國家驗收的國家濕地公園14個。”該負責人介紹。

  那麼,我區新通過驗收的4處國家濕地公園各有哪些特點呢?

  瓊結瓊果河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1302.71公頃,擁有瓊結河河流濕地、高原沼澤化草甸濕地以及瓊果水庫人工濕地等多種濕地類型,豐富多彩的生物資源,雄偉壯美的高原草甸濕地及秀麗多姿的河流等自然濕地景觀資源相映成趣。

  曲鬆下洛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我區山南市中部、青藏高原東南部、喜馬拉雅山北側東段。其規劃范圍內的色布曲河、江扎布河和貢布布河將高原湖泊濕地和沼澤濕地串聯形成一個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並匯聚為雅魯藏布江中游一級支流,可以說是青藏高原“生態源”和“江河源”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同時,還有高寒草甸、高原湖泊、雪山冰川等高原特有的自然景觀和藏原羚、鳥獸同穴等高原特有的生物景觀,是我國高原濕地的典型代表,有著重要的生態地理區位,對雅魯藏布江中游調蓄水量、淨化水質、保護其生態安全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比如娜若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青藏高原腹地,念青唐古拉東段冰川區域,是我區首個以保護濕地和冰川為主的生態建設項目,總面積6168.9公頃。該濕地公園資源豐富,以冰川湖泊為依托,形成了包括冰川湖泊、河流濕地及河流兩旁的沼澤地在內的串珠狀濕地群,范圍包括著名的薩普冰川北麓部分冰川、藍卓瑪湖、白卓瑪湖、撒木措湖及與之相連的河流、沼澤、周邊草地和灌木林地。

  洛隆卓瑪朗措國家濕地公園內濕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據調查統計,濕地公園內分布的野生維管束植物共有48科、119屬、190種。公園內地形較為復雜、生物多樣性豐富,分布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據統計,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26種,自治區重點保護動物39種,“三有”保護動物達86種。

  近年來,我區濕地保護與恢復措施逐步實施后,濕地面積逐漸擴大,動物棲息地得到了有效保護,野生動物數量,特別是水禽等鳥類數量明顯增加。在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可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採訪中,記者也了解到,周邊居民對參於濕地公園的建設積極性非常高,希望通過濕地公園建設,為地方生態保護和發展帶來更好的保障。

(責編:旦增卓色、柴濟東)